[彭亨/景点] 金马仑高原 Flora Park 素食三天两夜游旅程记录

金马仑高原 (Cameron Highlands) ,马来西亚著名避暑胜地,海拔高度约1500米,占地712平方公里,以凉爽气候、茶园、花园和菜园著称;「金马仑」一名取自受聘于英殖民政府的勘探员威廉·金马仑 (William Cameron) ——他于1885年的考察中发现霹雳州与彭亨州之间的一片高原,当时英殖民政府官员以为他所发现的是巴登河 (Sungai Bertam) 河谷,即如今金马仑高原所在,因而得名。后来虽已确认威廉·金马仑所发现的其实是德龙河 (Sungai Telom) 河谷,然而该名亦沿用至今,没有更改 [1][2]。 1925年,时任马来联邦布政司乔治·麦克斯韦尔 (George Maxwell) 安排专家团前往金马仑高原探查,确认此地适合发展成避暑驿站 (hill station) 。从1929年起至1957年马来亚独立期间,英殖民政府将金马仑高原打造成 避暑休闲 之地,以丹那拉打 (Tanah Rata) 作为主要市镇,并在碧兰樟 (Brinchang)、巴登威利 (Bertam Valley) 和冷力 (Ringlet) 等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起带有英式都铎建筑风格 (English Tudor Revival) 的洋房、学校、教堂和公园,保留森林并严格限制农地范围。1929年,全马第一座高原茶园 BOH Plantation 成立 。1931年,连接金马仑高原和打巴的路段竣工开通;1934年首个华人聚落——当时被称作「猪码港」的巴登威利 (Bertam Valley) 形成 [1][3][4]。 马来亚独立之后,政府对于金马仑高原的发展重心移到 旅游业 和扩充 农业 上,推广农业旅游 (agro-tourism)、生态旅游 (eco-tourism) 和文化旅游。1970年代,时任首相敦拉萨推动建立金马仑高原首个马来甘榜 Kampung Taman Sedia,居民是以联邦土地局 (FELDA) 垦殖民模式进行耕种 [5]。连接金马仑高原和新邦波赖 (Simpang Pulai) 的新路在2003年竣工 [3][6]。农场、酒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