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2年10月22日星期六

[吉打Kedah/景点] 双溪峇都考古遗址 (Sungai Batu Archaeological Site) 半日游!东南亚最古老的文明!

双溪峇都考古遗址 Tapak Arkeologi Sungai Batu

双溪峇都遗址群 (Kompleks Arkeologi Sungai Batu),深藏在马来西亚吉打州中部马莫的一片油棕园中,直到2007年才被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国际考古研究中心 (Pusat Penyelidikan Arkeologi Global (PPAG), USM) 发现。经专家初步探测,在仅仅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少就有97座遗址,数量惊人 [1][2]。

2009年2月,由总监拿督莫达塞丁教授 (Prof. Dato' Dr. Mokhtar Saidin) 带队的考古团队开始进行系统性挖掘工程,直到2021年一共发掘了52座遗址 [3][4],其中发现大量古代冶铁厂遗址、码头遗址、行政中心 (shahbandar) 和宗教场所遗址,将布秧谷文明的时间线往前移至公元前788年,成为东南亚最古老的文明。




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雨。

十月,雨季来临,雨总是来得那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在我们计划要出行的前一晚,从半夜三时开始下了好大的雨,断断续续的,直到我们出门的时候天空还是一片灰蒙蒙的,随即而来的雨像一层薄薄的白纱遮住视线。幸好在跨越新文英大桥的时候,我们总算是闯出了雨帘。

按照原先的计划:我们先去都巴山滤水站取水,并在当地休闲公园散步、吸收芬多精;如果散步后时间尚早,才在当场考虑附近有什么景点可玩——双溪峇都考古遗址最初并不在计划中,倒像是一场意外的邂逅。

今日行程路线

1 都巴山滤水站 Loji Air Bukit Tupah 



早上九时三十分,我们随着谷歌地图的指引进入山路。这段山路不算过于曲折,不过频繁的左右摇摆还是会导致轻微的晕车症状。路边风景极好,大树蔽天,少有车辆。途中见到一座工厂。



早上九时五十分,我们抵达山路的尽头——都巴山滤水站 (Loji Air Tupah)。我们把车停在滤水站左侧的取水亭前,雨正好停了。前方是日莱峰,雾气挂在大树上,天空还是灰蒙蒙的。亲友从后车厢取出好几个大塑料瓶子。

「用这山泉水泡茶会比较好喝。」亲友说。「不少人来这里取水。」



循着耳边轰轰的水声来到马路右侧的瀑布,河床看似不深,河水却是浑浊,估计是刚才大雨所致。微风将挂在树叶上的水珠抖落,空气非常潮湿。往下的楼梯被野草、枯枝和大石覆盖,看起来并不适合散步。


亲友把装满矿泉水的塑料瓶妥善安置在后车厢的箱子里,然后建议我们往山下走,走到休闲公园区看看风景。结果这才踏出两步,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我们赶紧逃回车里。别无选择,只好准备打道回府。

——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现在是雨季。

早上十时十分,回到山脚下的红绿灯前,雨忽然停了。亲友忽然问了一句:「要不要去看看双溪峇都的考古遗址?刚好顺路。」



2 双溪峇都考古遗址 Tapak Arkeologi Sungai Batu 


双溪峇都考古遗址就在路边的油棕园中,范围极大,分布在马路两侧:一侧设有停车场,一侧没有。拥有停车场的那一侧在马路以北的区域,因此从新文英 (Semeling) 过来并不能直达停车场,需要在交通灯U转;若是从马莫或布秧谷前来倒是简单得多,停车场就在马路左侧。

双溪峇都考古遗址 Tapak Arkeologi Sungai Batu 
谷歌地图坐标:5°41'43.2"N 100°27'14.6"E

遗址入口前的五彩招牌引人注目,在深绿色的油棕树和褐黄色的泥地上,为此地带来难得的活力。由于细雨刚停,空旷的停车场里都是积水。遥望马路对面的数座大棚——有一辆巴士停在大棚前的油棕树下,那里应该就是对面的遗址入口吧。不过这条马路挺直的,车速很快,行人要过马路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停车场往内部看,能见到不少大铁棚,每个大棚下都是一座出土遗址。大门口有一幅巨大的横幅,记载了目前已知关于双溪峇都遗址的资讯,如双溪峇都文明在世界的地位和时间线、遗址分布地图,以及目前所发现的四种遗址类型——宗教类遗址、码头类遗址、行政类遗址和冶铁厂遗址。

根据资料,考古学家是以遗址内所出土的物件来判断类型:
  1. 遗址以石砖砌成,朝向河床、有一定斜度——归为码头类遗址
  2. 遗址与地面平行,没有斜度,有小房间——归为行政类遗址
  3. 如果在遗址里发现冶铁窑炉、铁矿、炉渣 (iron slag)、通气口/风口 (tuyere) 和生铁——归为冶铁厂遗址 [5]




铁栅栏上挂着开放时间的牌子:「每天早上九时至下午五时」,旁边还有一个「吾安 (My Sejahtera)」的二维码。看见这个二维码,忽然想起前两年的生活。那两年啊,仿佛就像一场梦,一场吵杂而迷茫的梦,时至今日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走了出来。


2.1 冶铁厂遗址 SB1G




大门左侧的第一座遗址是编号 SB1G 的冶铁厂遗址,与之一起出土的有炉窑底部、风口 (tuyere)、铁矿、生铁和炉渣,经测年估算是公元4至18世纪的产物 [5]。遗址上有一条铁步道,让访客可以站在遗址中心观察——我们走上步道,不知道该观察什么,只见四方形的坑洞、树墩和一地的石块。在左侧的地面上有些灰,灰上还长出了一棵野草。




根据资料,直至2022年,考古学家在双溪峇都一共发现了17座古代冶铁厂遗址,以及数百万个使用过的风口 (tuyere)。其中最古老的是编号为SB2H的遗址——其生铁、炉渣和风口碎片经测年估算为公元前788年的产物 [6]。

目前还没在冶铁厂遗址内发现任何模具或铁制成品,大量生铁究竟运往了何处仍是个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7][8]。


在双溪峇都遗址群中发现的炉窑大都已经破损,只留下基底。考古学家在吉打仁岭 (Jeniang) 发现了完整的炉窑,并按照炉窑原型进行一场模拟实验——使用四天的时间来建造1米高的炉窑,放入铁矿、沙、石灰、柴(双溪峇都一带有很多红树)和燃料,在燃烧期间必须不断从风口往内鼓风以维持高温。最后成功熔化铁矿,铁水从底部流出 [3][7]。 

取自布秧谷考古博物馆的壁画


2.2 宗教类遗址 SB1B


从铁步道走下来,就能见到油棕树下的巨大铁棚,也就是我们的第二站:宗教类遗址。雨水打湿了红泥,铁棚外遍地都是泥泞,草地被染成褐黄色,加上鞋印和摩托车留下的车辙,形成一幅奇特的抽象画。



宗教类遗址 SB1B,是目前已知在双溪峇都遗址群中唯一一座出土的宗教场所遗址。与之出土的有陶器和以帕拉瓦文(Pallava)书写的佛教碑文,经测年估算为公元7世纪的产物,与双溪玛斯 (Sungai Mas) 和甘榜班迪 (Kampung Pendiat) 出土的碑文相似 [1][6][9]。

形似佛塔 (stupa) 的四方形结构

有趣的是,这座遗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底层的巨大圆环;二、位于圆环中心、形似佛塔的四方形结构。根据考古测年,前者建于公元2世纪,后者则建于公元6世纪,两者相差数百年 [9]。

公元110年的底层圆环

由于两者年份相差数百年,因此在2016年考古学院总监莫达塞丁教授才会提出「当地社会的信仰可能是敬拜日莱峰 (Gunung Jerai) 的多神论 (animisme)」的说法,因为佛教是在公元5世纪之后才传入布秧谷 [9],而遗址中的圆环存在年份却早于公元5世纪。他并不完全否定佛教和印度教的存在 [10],而是认为吉打社会的信仰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3]:

未知 ——  公元5世纪              多神论
公元5世纪 —— 公元12世纪    佛教和印度教
公元12世纪起                          回教

不过有学者指出遗址SB1B的测年样本太少,附近还有很大一片遗址待挖掘,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测验才能对双溪峇都文明的社会信仰与文化下定论 [10]。

遗址编号 SB1C

在遗址 SB1B 四周还有五座遗址,分别是SB1C、SB1D、SB1E、SB1F 和 SB1ZZ,在网上没有搜索到更多的资料,只知是和SB1B有关的宗教类遗址 [5],据亲友说都是佛塔倒塌的砖块。远处还有一座冶铁厂遗址 SB1ZY,不过因为前往遗址后方的路上是满地泥泞,就打消了前去参观的念头。站在遗址SB1B前看过去,隐约能见遗址SB1ZY里出土的炉窑。

远处的冶铁厂遗址 SB1ZY

放大后的地图
取自官网

遗址编号 SB1D

遗址编号 SB1F

遗址编号 SB1ZZ

2.3 码头类遗址 SB1A 和 SB1Y



走向码头类遗址之时途径一座小亭子,只见亭子里有个正方形的深洞,深洞里有水,没有任何说明或告示牌。根据面子书上莫达塞丁教授的解说视频 [3][11],这个坑是用来观察地层结构的,借着地层学来研究古代的地理环境。考古团队在地面往下2.2米处发现5000年前的海中沉积物 (sea sendiment)——也就是说在五千年前这一带都是在海中。


这发现回答了舆论的质疑:「从地层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公元前788年的古物应该是埋得更深才合理?」——既然 5000年前是海,那么古物所在的地层不可能深过 2 米;加上后来经过人为开发,发展成橡胶园和油棕园,至少有 1 米高的土壤被移除,因此双溪峇都的古物接近地面是合理的 [11]。

马莫河河口的变化
取自新文英码头广场古吉打历史馆

学者借着地层学知识和瞬变电磁法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TEM) 等技术探测到公元1到3世纪的地理情况:当时双溪玛斯 (Sungai Mas) 和布秧河 (Sungai Bujang) 都在水中、或是沼泽地带,只有双溪峇都是马莫河一带最适合人类定居的地方,附近甚至曾有一条100米宽的大河,是作为港口的绝佳地点 [12][13][14]。不过从公元410年开始,随着海平面下降、河床变浅等问题出现,古吉打文明才慢慢扩展到布秧河岸 (Pengkalan Bujang) 和双溪玛斯等地点 [7],时至今日双溪峇都已变成一片沼泽,不复当年。


却说那时我们沿着泥路前行,来到两座大铁棚下的码头类遗址,左侧的是编号为SB1Y的遗址,右侧编号则是SB1A。遗址SB1A前有个醒目的告示牌,告示牌下有个小地图,地图底部有一行小小的字:

「 功能 | 码头  测年 | 公元269年 」

遗址SB1A


根据资料,考古学家在码头类遗址发现相似的结构:建在古代河床上的地板、墙壁、阶梯、走廊和疑似是系船柱的圆柱体,结构旁有屋瓦和柱基的痕迹。地板是以一排排石砖铺成的,每排石砖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为了排掉大河涨潮过后积在码头上的河水 [6]。

将遗址SB1A的图片放大来看,可以见到墙壁和石砖铺成的地板。

遗址SB1A里相隔一定距离的石砖地板

遗址SB1A里倒塌的墙壁

考古学家目前只在双溪峇都一带发现码头类遗址,可能与这里大量的冶铁厂有关,运送生铁上下货船的需求极高 [6](毕竟生铁很重,码头得够坚固才能承受货物的重量)。

其中最古老的码头类遗址经测年估算在公元前582年就已存在 [15]。




在SB1A遗址后方就是古代大河所在之处,原本想走去看看,发现路面同样充满泥泞,穿着拖鞋的我立刻妥协,改往另一座遗址走去——SB1Y。遗址里是散落一地的砖块,没见到有明显的排列痕迹。

遗址SB1Y

扫描柱子上的二维码后得到一份文件,是关于遗址SB1Y的介绍,大意为:

「SB1Y是公元2至3世纪的码头遗址,在这座遗址中发现了使用过的陶片和屋瓦碎片。除此之外,可见遗址地板是由北朝南的。」

扫描二维码后所得到的文件

遗址SB1Y




泥路在经过遗址SB1Y后通向一栋橙色建筑,走近一看,是厕所。厕所后方似乎还有路,前往更深的油棕林中。从地图来看,前方还有行政类遗址(地图中红色的区域)和几座码头类遗址。不过此时天空开始下起毛毛雨,虽然淋着打不湿衣服,不过还是成功阻止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放大后的地图 - SB1Y是右下角的绿色区域
原图取自官网

走回停车场的路上,发现一群穿着制服的年轻人——看起来像是学生——站在遗址SB1B的看台上,正听着一位青年的介绍。

「年轻真好。」不知为何忽然会有这样的想法,明明我也是个年轻人啊。


早上十一时,我们在细雨中离开了双溪峇都考古遗址。回程路上看到宽敞的马莫河,脑中还在想着双溪峇都失落的文明——数千年过去,沧海桑田,大河变成沼泽,岛屿变成山峰,王国崛起又没落,人类出生又死去。

就像一场梦啊。一场无声而平静的梦。


-完-

延伸阅读:关于布秧谷博物馆、印度教和佛教的陵庙 Candi 
[吉打/景点] 布秧谷考古博物馆(Muzium Arkeologi Lembah Bujang)半日游:细看千年风雨的痕迹



参考资料
[1] Kedah Tua Kingdom: New Evidence from Sungai Batu Complex - Prof. Dato' Mokhtar Saidin - YouTube
[2] Naziatul Akma Mohd Mokhtar, Mokhtar Saidin, (2020).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ical ceramic to iron smelting production at Sungai Batu, Bujang Valley, Kedah", Warta Geologi, Vol.46, No.2, pp.99-106 | Source: 702001-101848-PDF.pdf (gsm.org.my)
[3] Taklimat oleh Prof. Dato' Dr. Mokhtar Saidin (Penemu Tapak Arkeologi Sungai Batu 2007-2021), Source: Sungai Batu Tamadun Terawal Asia Tenggara | Facebook
[4] 考古研究 维护都难继续 双溪峇都遗迹或消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5]  Halim, M.H.A., Zakaria, I.I., Masnan Karamah, S.S., Talib, N.K., & Saidin, M. (2022). "Kedah Tua Kingdom Ancient River Jetty Architecture as an Iconic Tourism Product of Kuala Muda District, Kedah, Malaysia", GeoJournal of Tourism and Geosites, 43(3), 895–906
Source: GTG (uoradea.ro)
[6] Khaw, Nasha & Gooi, Liang & Saidin, Mohd & Mokhtar, Naizatul & Halim, Mohd. (2021). "The Sungai Batu Archaeological Complex: Re-assessing the Emergence of Ancient Kedah. Kajian Malaysia". 39. 117-152.  | Source : (PDF) The Sungai Batu Archaeological Complex: Re-assessing the Emergence of Ancient Kedah (researchgate.net) 
[7]  Saidin M. (2019). "Archaeology & Community: A Case Study from the Sungai Batu Site in Malaysia", Sophia Journal of Asian, Afric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No.37 | Source : Sungai Batu Tamadun Terawal Asia Tenggara – Posts | Facebook 
[9] Ramli, Zuliskandar & Razman, Muhammad & Rahman, Nik & Jusoh, Adnan. (2014). "Candi Sungai Batu (Tapak SB1): Kearifan Tempatan dalam Teknologi Pembuatan Bata dan Seni Bina Candi". Jurnal Antarabangsa Alam & Tamadun Melayu. 2. 43-50. | Source: (PDF) Candi Sungai Batu (Tapak SB1): Kearifan Tempatan dalam Teknologi Pembuatan Bata dan Seni Bina Candi (researchgate.net)
[10] Murphy, Stephen. (2017). "Revisiting the Bujang Valley: A Southeast Asian entrepôt complex on the maritime trade rout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8. 1-35" | Source: (PDF) Revisiting the Bujang Valley: A Southeast Asian entrepôt complex on the maritime trade route (researchgate.net)
[11] Sungai Batu 788 BC; The Great Kingdom of Kedah Tua - Video | Facebook
[12] Mokhtar, Saidin & Abdullah, Jeffrey & Osman, Jalil & Abdullah, Azman. (2011). "Issues and Problems of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Bujang Valley and The Discovery of Sungai Batu". | Source: (PDF) Issues and Problems of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Bujang Valley and The Discovery of Sungai Batu (researchgate.net)
[13] Ramli, Nur Hilyati & Aboo Backer, Mumtaz & Manoharan, Pravina. (2019). "From Monuments to Movements: Curating an Artistic Re-imagination of Kedah Tua". Wacana Seni Journal of Arts Discourse. 18. 19-25.| Srouce: WS_18s1_3.pdf (usm.my)
[14] Mohd Hasfarisham Abd Halim, and Shyeh Sahibul Karamah Masnan, and Nur Khairunnisa Talib, and Mokhtar Saidin, (2021) "Potensi kawasan Kompleks Arkeologi Sungai Batu dalam industri besi dunia berdasarkan analisis data survei bahan peleburan besi dan penggerudian dalam". Jurnal Arkeologi Malaysia, 34 (2). pp. 65-82. | Source: Potensi kawasan Kompleks Arkeologi Sungai Batu dalam industri besi dunia berdasarkan analisis data survei bahan peleburan besi dan penggerudian dalam - UKM Journal Article Repository

All Source Last Accessed on 21th Octo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