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三宝井老街步行路线:宝山亭、永盛巴刹与义士纪念碑
三宝井,乃马六甲三宝山 (Bukit Cina) 下一口古井之名,也是古井附近社区的名称,两者都位于马六甲三宝山南麓,鸡场街以东、荷兰红屋与法摩沙古城门之东北,目前处于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范围内,获得一定的保护。 「三宝」一名源自中国著名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 (Laksamana Cheng Ho, 1371-1433),当地华人普遍相信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停留在马六甲期间,军队曾驻扎于此山,并在山脚挖井取水,三宝山和三宝井因而得名 [1][2]。有部分资料将之写作「三保」,包括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于2021年出版的《华文译名手册3》中规范其名为「三保井」和「三保山」,不过基于宝山亭的《建造祠壇功德碑記 (1795)》中采用「三寶山」,本游记也将采用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