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2的博文

亚罗士打唐人街区(Pekan Cina Alor Setar)半日游:或许一切终将成为回忆

图片
亚罗士打唐人街区(Pekan Cina),位于吉打河畔丹绒查理(Tanjung Chali),由五条街组成:海墘街、猪肉街、旧监狱街  /  福建街、打铁街和大街  /  唐人街,是亚罗士打华人最早的落脚之处,拥有至少150年的历史:19世纪60年代,吉打苏丹(苏丹阿末·塔祖丁沙三世)为发展吉打州经济,鼓励华人移居吉打州。从丹绒查理登陆的华人,就在当地定居并做起生意,形成唐人街区的初步规模。 丹绒查理位于吉打河支流汇合处,往西能直达吉打港口 / 瓜拉吉打(Kuala Kedah),往东或北上能进入其他内陆地区,因此丹绒查理在很久以前就成为旅客商人的歇脚处。在1735年苏丹莫哈末开辟亚罗士打之前,马来由街(Jalan Pekan Melayu)一带就已有马来人进行小买卖。 后来20世纪初英殖民时期,英殖民地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鼓励槟榔屿(槟城旧称)的华人前来做生意,加上来自英国的舶来品充斥市场,马来商人无法与华裔商人竞争,逐渐退出马来由街。华裔商人掌控了马来由街的商业活动,经营布庄、盘碗店、洋服店、金饰店等生意 [1][2]。因此有些资料也会把马来由街纳入唐人街区,并称为「唐人街区和马来由街」。 唐人街区和马来由街地图(沿用旧街名) 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 亲友约我一起去亚罗士打唐人街看壁画,顺道在唐人街走走,松弛一下因为疫情而紧绷的神经。我们在早上九点钟抵达亚罗士打,把车子停在吉打州立艺术馆对面的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旁就是一幅巨大的水果壁画,三层楼高,五彩缤纷,看着挺逼真的。 这栋建筑名为 Pekan Buah,建成于1965年,是亚罗士打买卖水果的中心。我在网上找不到中文译名,就姑且翻译成「水果镇」吧。壁画所在之处算是水果镇的「后花园」,我们通过一条干净的走道来到水果镇的「前院」。这时才注意到水果镇每层店铺的闸门都扫上鲜艳的色彩,十分出色,远看就像各色水果摆在一起,也像蛋糕店里整齐排着的马卡龙。 水果镇内停满罗里和轿车,工人正忙着下货,有的把装着西瓜的大篮筐拖下罗里,有的正推着和人同高的推车;耳边都是人们此起彼落的叫喊、匆忙的脚步声和重物落地的闷响。和四周相比,我们如此悠闲的步伐显得相当格格不入。 离开水果镇,途径一座回教堂,壁画艺术广场就在街道对面。 还未进入艺术广场,我们先沿着老店屋走到街角的壁画看看。此时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