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秧谷 (Lembah Bujang)
考古区,泛指吉打州日莱峰以南、姆达河以北,夹在南北大道和马六甲海峡之间的区域,另外还有吉打竹城的武吉楚拉斯(Bukit
Choras)和大山脚的直落卓坤(Cherok Tokun)也被纳入其中,占地约140平方英里(约400平方公里)[1][2][3]。布秧 (Bujang) 一词来自梵文 Bhujangga,意即巨蛇或巨龙,象征繁荣
[4][5][b1]。
直至2021年,考古学家在布秧谷考古区内发现了至少88座大小不一的陵庙
[6]、无数佛教与兴都教文物和公元前535年的双溪峇都古冶铁厂遗迹,证明这片广阔的区域里曾有一个古老文明存在——这个文明掌握成熟的冶铁技术,是繁荣一时的国际贸易中心,是商人和僧侣等待季候风转变的歇脚处,是佛教和印度教在东南亚最古老的据点。
这个古文明被学者称为古吉打 (Kedah Tua),印度文献称之为
Kataha,梵文为 Katahanagara、淡米尔文
Kidaram/Kadaram(意即大锅)和
Kalagam(意即黑色)。阿拉伯文献中也称之为
Kalah/Kalah Bar。中国唐代高僧义净法师(I-Ching)在七世纪所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也曾以「羯荼国」称呼古吉打,后被学者译为
Chieh-cha。古吉打文明从公元7世纪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后成为室里佛逝
(Srivijaya)
的领地,在公元14世纪没落,经历马六甲王朝、亚齐、暹罗和英国殖民统治后成为现在的吉打州
[1][a1][a12]。
由于目前在布秧谷考古区内还没发现任何碑文类考古证据,因此只能凭着已出土的遗迹和文物推测古吉打文明的社会概况,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
[7]。为展示各类出土文物,布秧谷考古博物馆在1980年1月开馆,并由时任吉打苏丹端姑阿都哈林陛下开幕,是马来西亚最早建成的博物馆之一 [8]。
1 前往博物馆的路上 On the Way to Muzium Arkeologi
2022年7月19日,星期二,晴。
博物馆在早上九时才开门,我们八时五十分左右出发,四十分钟后来到马莫小镇。看见博物馆的路牌时挺兴奋的,毕竟终于能见到真正的布秧谷遗迹,而不再是历史课本中模糊的黑白照片。
进入博物馆的路口来得有些突然,就在警察局和一排店屋之间,从远处看不像有路 ——
但确实是一条有双向车道的公路。所幸亲友在出发前早先查过谷歌地图,不断重复告诫我要记住「看见蓝色屋子就得准备转弯」,于是在见到蓝色店屋后就放慢了速度,才不至于错过。
走入乡间小路,草木比房屋要多,人烟稀少,一路上都没见到轿车,只有一辆摩托车在林间穿行,不久也消失在深林中。不禁有些心慌,不过见到日莱峰始终就在前方——嗯,至少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小路的尽头就是博物馆的入口与保安亭,我们把车停在一旁辽阔的空地,下车步行进入博物馆。这时在保安亭闸门前正在闲聊的工作人员叫住我们:
「你们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事吗?」
亲友回答:「SP(双溪大年)来的,来走走看看。」
工作人员哦了一声:「请把车停在里面,这里是给巴士停的。」
于是我们把车驶上山坡,发现山坡上别有洞天。环境幽静,巨树林立,花草树木干净有序,井井有条。一下车就听见鸟语虫鸣,如同秘境。
厕所和祈祷室就在这排停车位的山坡下。厕所非常干净,照明充足,抽水马桶正常运作。地面上的浅黄瓷砖是潮湿的,似乎有人刚刚仔细地清洗了一遍,结果被我在无意之中踩出一排黑印,有些不好意思。
2 户外展区 Pameran Luar
早上九时四十五分,阳光刺眼,我们决定先去探索博物馆的户外展区。来到凉亭下,眺望远处的灰色斜坡。根据当地的资讯牌介绍:这是一座长100米,宽20到30米的瀑布斜坡,由深成岩——花岗岩
(granite) 和伟晶岩 (pegmatite)
构成,至少有两亿年的年龄。当地居民在这里发现古老的石头柱基,因此将这条河命名为
Sungai Batu Pahat,意即「凿石河」。
瀑布斜坡上游有一片以铁链围起的区域,区域内有几块碎石和坑洞,坑洞旁是一支摇摇欲坠的铁杆。由于四周没有任何告示牌,我们站在铁链旁看了许久,也没能看出什么,最后只能一头雾水地离开。
跟着路牌走上山坡,绕过一号展览馆,见到一排大小不一的方形石块,便走前去看。这些石块中央都有个更小的方形凹洞,有的非常平整,有的估计是被岁月磨了去。根据告示牌的介绍:「这些花岗岩石块是在 Sungai Batu Pahat 以东被人发现,相信是从河边的花岗岩凿出来的,用来建造武吉峇都巴辖陵庙 (Candi Bukit Batu Pahat) ;如今河边还能见到凿刻痕迹。」
等等,河边?啊,现在终于明白了,刚才铁链围起来的区域,是要展示当年古吉打文明的工匠凿石来制作柱基所留下的「凿刻痕迹」!
|
河边凿刻痕迹 |
在山坡之上还有另一片展示区,展示的是各种石刻文物,比如雕像底座、石雕、石磨、和甘蔗榨汁机等。
|
雕像石基 (Pelapik Patung)
|
其中吸引我目光的是这个雕像石基——你看,石基上那排精细的浮雕,在有限的空间里刻出层层递进的效果,一共三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像有三个小石基正在支撑上方的平台,非常有意思。
根据一旁的告示牌介绍,这个石基出土于知甘芭都 (Tikam Batu)
第24号考古区,当地民众认为这是传说中的獠牙国王 (Raja Bersiong)
用来放置旗杆的底座,考古研究则表明这是一个置于神庙中央的主像石基,以砂岩
(Sandstone) 细细雕成,估计在公元10世纪就已存在。
|
石磨 (Pengisar)
|
|
甘蔗榨汁机 (Pemerah Air Tebu)
|
石基旁还有一个造型奇特的石雕,石雕旁的简介牌子却不知所踪,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什么。转过身去寻找失踪的告示牌,倒瞧见一旁的三个大石盆,看起来像是水缸,同样没有告示牌。
回到家在网络上只找到后者的身份:那些大石盆其实是大型石臼 (lesung)。
3 布秧谷陵庙 Candi-candi Lembah Bujang
继续往山坡上前进——参观四座布秧谷陵庙
(Candi)。前往陵庙的入口有一座木制牌坊,仪式感十足。「欢迎来到布秧谷,你现在正探索着公元2至14世纪的文明」牌坊上如是写道。
布秧谷考古区内所发现的陵庙多在公元6世纪到13世纪建成
[1]。关于布秧谷陵庙的用途,学者一般有两种看法:
一、作为陵墓和宗庙——在此祭祀或纪念拥有尊贵身份的亡者(比如国王、大臣和婆罗门),其骨灰会与遗物匣
(relikuali) 等物件一起放置在陵庙最神圣的地方——「圣殿」(vimana) 中;
二、只作为宗教仪式的场地——并非陵墓,因为在遗物匣中的物件中更常见的是一些被统称为「遗物」
(peripih)
的珍贵物件,一般主要是金属片、宝石、金或铜雕像,通常和亡者信奉的神明有关;而骨灰并不常见
[1][9]。
根据资料,布秧谷陵庙大致上能分成两种,即兴都教陵庙或佛教陵庙。布秧谷兴都教陵庙的建筑结构主要有两个部分:「圣殿」(Vimana)
和 「柱廊」(Mandapa)
——「圣殿」是神圣的地方,放置神像、象征男性阳具的圆柱体灵根或林伽 (lingga)、与灵根配对的底盘——约尼 (yoni)
[10];后者则是信徒在进入「圣殿」前清洗自身的地方。有说法指连接两者之间的楼梯级数通常都是奇数,最多不超过九级,以驱赶和困住想要闯入陵庙的恶灵。而佛教陵庙的结构则多为十字形
(cruciform) [1][b2]。
3.1 班迪陵庙 Candi Pendiat (Tapak 16)
班迪陵庙在石头小径旁的一座亭子内,是我们爬上山坡后见到的第一座陵庙。根据资料,这座以红土
(laterite) 建成的16号陵庙原址在马莫的甘榜班迪 (Kampung Pendiat)
,于1940年被英国考古学家威尔斯 (Quaritch Wales)
发现,相信是在公元11世纪建成。随之出土的文物有椭圆形的遗物罐和其中的「遗物」、武器、宝石、瓷器、石器和站佛铜像
[1][c1]。
陵庙原已损毁,不过经多年考察后,班迪陵庙在1974年被移入布秧谷考古博物馆范围,依照考察结果重建
[1][c1]。
|
班迪陵庙 Candi Pendiat
|
一旁的告示牌介绍:「班迪陵庙的建筑主要结构受到兴都教的影响,有『圣殿』(Vimana)
和『柱廊』(Mandapa)
的构造,两者是分开的;红土基座上是木制建筑和瓦片铺成的屋顶 ... 」
当时在现场读完这段介绍后又是一头雾水——等等,告示牌上写的 Vimana
是什么?Mandapa 又是什么
?从眼前的陵庙遗迹来看,有一大一小两个独立的方形空间,那应该就是这两个空间的名字吧。此时心里又有疑惑浮起——那么哪一个才是
Vimana 呢?
回到家中还在惦记那两个单词,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他们——于是开始翻找中学的历史课本,最后在中四历史课本一段关于布秧谷的文字找到他们——圣殿
(Vimana) 是陵庙中最神圣的地方,柱廊 (Mandapa)
则是信徒进入圣殿前清洗自身的地方。课本内还附有一张班迪陵庙的平面图,不过并没有更详细的说明,究竟哪个才是圣殿。
|
旧版中四历史课本的插图 (Pg.92)
|
3.2 武吉峇都巴辖陵庙 Candi Bukit Batu Pahat (Tapak 8)
却说当时我带着疑惑告别班迪陵庙,继续走上山丘,来到第二座陵庙,也是此次旅程的重头戏——布秧谷陵庙群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主庙——武吉峇都巴辖陵庙。这座8号陵庙是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处于原址不曾搬动的陵庙,组成陵庙的花岗岩石块是从不远处的 Sungai Batu Pahat 凿出的。
石梯略高,直接跨上去有些费力,不知后方路途还有多远,就一步一步慢慢爬上去,以节省体力。前脚踩上一级阶梯,后脚跟上一级,像个刚学爬楼梯的小孩。不久即达终点,略喘。
不知是身体素质欠佳,还是兴奋得忘了呼吸。
只见竹林后八号陵庙静静地坐在群树之间,蓝天上的白云在无声地跳着舞。彼时一阵大风吹过,落了好多竹叶。
如此平整,如此庄严。
从正面看去,陵庙能分成两层,第一层有三级石梯,高至小腿;第二层有七级石梯,高至腰间。如告示牌上的介绍:「
... 整座建筑占地 27米 x 12米 x 2米,主要建材是附近小河所凿出的花岗石 ...
考古研究证明这座陵墓的屋顶是由亚答叶 (nipah)
铺成的,一共有69个柱基,圣殿 (Vimana) 上有 39个,柱廊(Mandapa) 上有28个 ... 」[c2]
,每个角落都有小小的柱基,和刚才在户外展区看到的小方形石块一样。
虽没有仔细去算柱基的数量,不过第二层的柱基显然更多、更加密集,应该就是圣殿,是放置神圣物品的房间;面前的宽阔平台则是柱廊。
|
柱廊 (mandapa) 的三级石梯
|
试想想,支撑柱廊如此大面积的屋顶只需要28根柱子,而圣殿的面积只有柱廊的一半,却需要39根柱子——可能是要支撑很重的结构才需要这么多的柱子吧,这里会不会曾是一座塔呢?
|
柱基 (Asas Pelapik Tiang)
|
根据资料,8号陵庙遗迹同样由英国考古学家威尔斯 (Quaritch Wales)
于1936年到1937年间发现,当时石基已经倒塌,如今平整的模样是在1960年原地重建的。威尔斯认为这座陵庙建于公元7到8世纪,不过部分学者认为公元12到13世纪更为准确
[1][c2]。
在陵庙四周绕了一圈,没有护栏,能够近距离观察被千年风雨磨去棱角的石砖。回到家中查资料时,意外发现一个新鲜的知识:在陵庙圣殿东侧的石墙上有一个突起的石块,那是在印度南部常见、在东南亚却非常罕见的兴都庙构造——
Somasutra。在圣殿中供奉给神明的印度酥油 (ghee) 或沐浴神明的圣水会通过
Somasutra 流出,信徒就在这里承接圣水 [11][12]。
|
Somasutra |
石砖上长满像是苔藓的黄色植被。见其他游客走上陵庙去拍照,我也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柱廊,小心翼翼,深怕踩坏了地上的石块。踏上去后发现自己多虑了,柱廊的石砖十分坚实,与地面并无分别。
|
圣殿 (vimana) 的七级石梯
|
走上七级石梯,进入圣殿范围。圣殿中央是一排九层石砖砌起的方形围墙,里头有一个已断裂的圆盘。其中文物多半已经收入博物馆内。
根据资料,随之出土的文物丰富,有八个有盖的九格遗物匣——每个遗物匣中央的小格都有一个装着人类骨灰、宝石和祭祀用品的铜盒
(cembul) 以及遗物
(peripih)——薄片或金、或银、或铜,刻有各种动物或几何图案,如象征湿婆坐骑神牛南迪
(nandi) [10] 的牛头、乌龟、莲花、灵根 (lingga)、半圆形图案和女神坐像;周围八个小格则有各种宝石和矿物。
除此之外还有瓷器碎片、铁钉、雕像石基、铜制湿婆神三叉戟,有学者认为这些文物可能和怛特罗密教 (Tantrik)
有关 [1][c2]。
3.3 布秧河岸陵庙 Candi Pengkalan Bujang (Tapak 21)
早上十时二十分,继续参观第三座陵庙——第21号布秧河岸陵庙。原址位于马莫甘榜布秧河岸
(Kampung Pengkalan Bujang) 的第21号陵庙,和第22号陵庙一起在1936年被考古学家威尔斯 (Quaritch Wales) 发现,并于1976年和1977年移到布秧谷博物馆内重建
[c3]。
|
布秧河岸陵庙 (Candi Pengkalan
Bujang)
|
第21号陵庙的建筑结构有八个角,或称十字形
(cruciform),朝着东北,以石头为基座,中央有方形空洞。从1976年所挖掘出的铁钉和柱子基座来看,这座古庙以木头建起。除此之外,考古团队还在陵庙遗迹找到红陶佛像
(patung terrakota Buddha)、红陶大象、菩萨像 (patung
Boddhisatwa)、铜像、kepala kala、金戒指、耳环、刻着帕拉瓦文 (Pallava)
字母的石碑、铁钉和玻璃珠等,都证明这是一座佛庙。一座建于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的佛庙
[1][c3]。
|
旧版中四历史课本的插图 (Pg.92)
|
绕到陵庙的另一边,发现陵庙的设计是上下对称的,从正面看去就像有五个沙漏排在一起,三大两小。陵庙旁还有一个像是基座、以砖砌成的四方形小格子。对那个小格子甚是好奇——那是用来干什么的?或有什么象征性意义?考古团队可在里头发现什么?一旁的告示牌并未附上答案。
3.4 本当达兰陵庙 Candi Bendang Dalam (Tapak 50)
最后一座陵庙就在不远的山丘上。本当达兰陵庙,或第50号陵庙,原址位于布秧河
(Sungai Bujang) 西岸的甘榜本当达兰 (Kampung Bendang
Dalam),在20世纪60年代末才被发现,由博物馆和古物局分别于1974年、1976年和1981年进行挖掘和考古工作。
第50号陵庙也有圣殿和柱廊 (Vimana-Mandapa) 结构,根据告示牌上的介绍:「圣殿
6.75米长,6.25米宽;柱廊
6.75米长,6.20米宽。两者差不多大,和第16号班迪陵庙一样用红土 (laterite)
砖砌成,没有任何石基铺地,估计是公元
12到13世纪之间建成。与之一起出土的有陶瓷与石器、柱基、Somasutra、灵
根或林伽 (Lingga)、约妮 (Yoni) 和玻璃珠子 [1][c4] 」
回到眼前的陵庙,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那么哪一个才是圣殿呢?
圣殿和柱廊差不多大?于是目光开始在三座遗迹之间来回扫动,试图找出两座面积相近的遗迹——最后还是果断放弃了。既然告示牌没有说明,单凭当场胡乱猜测也不可能得到答案,不如好好看看这些古老的建筑,以及他们身上由千年风雨所留下的痕迹。
早上十时三十分,参观完所有陵庙遗迹,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走回博物馆。总有种「看了什么却又不知道看了什么」的感觉,事后想了想,或许是因为告示牌上都是陵庙的背景资料,而对于眼前的陵庙并没有多做介绍——比如那些文物是在陵庙的哪个位置发现的?考古学家对于这座陵庙空间的用途有什么推测?哪个空间被推测是圣殿?这座陵庙上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结构?有什么特殊象征和用意?
有了这些介绍,至少能够对每座陵庙都有些具体的印象吧。
4 木舟亭 Pondok Perahu Sagor
一号展览馆如今仍是闭馆的状态,升级工程还未完成。我们便沿着箭头指示往二号展览馆的方向走去,途中我们发现一座长方形亭子,亭子里有多艘细细长长、扁扁平平的木板,前后微微翘起,看着像是一艘艘的船。看了告示牌一眼,果然是一种马来传统木舟——Perahu Sagor。
告示牌如是写道:
「打从公元3世纪以来,姆达河 (Sungai Muda)
就成为当地人以木舟载货到布秧谷码头进行买卖的途径。这些是在1996年到2003年之间于姆达河一带进行考古研究时所发现的马来传统木舟
Perahu Sagor 碎片。传统木舟是以挖空树桐而成,一般选用印茄木
(Merbau)、风铃木 (Bongor) 和糖胶树 (Pulai)。」
5 二号展览馆 Galeri 2
不得不说布秧谷考古博物馆的周遭环境非常幽美,前往二号展览馆的路上可见老树绿竹、巨石林立,巨石之间还有一条快要干涸的小溪。哪怕是对古物不感兴趣的人,也可以来此赏景散心。
根据博物馆官方面子书上的资料,二号展览馆在2022年2月1日才刚完成升级工程,重新开馆
[13]。进入展览馆,空气瞬间凉快许多。一位工作人员坐在门前的办公桌,见到我们进来,就让我们在访客单填上个人资料。
亲友随口问道:「博物馆里可以拍照吗?」
「可以拍照,但是不可以拍视频。拍视频要先申请。」守卫回答。
翻新后的二号展览馆一尘不染,灯光明亮,气温正好,环境非常舒适。距离入口不远的小荧幕中是一名正在介绍布秧谷概况的研究员,他低沉的声音在安静的展览馆中回荡,听着像是在喃喃自语。入口在展览馆的正中央,左右两边都有文物陈列其中,一时之间不知从哪开始看起。
|
二号展览馆入口左侧
|
|
二号展览馆入口右侧
|
入口左侧的展览区,展示的是布秧谷文明在国际贸易中所得到的成果,多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货品(如陶瓷和珠子);入口右侧的展览区则讲述布秧谷如何开始进行贸易——从马来半岛的早期贸易开始,布秧谷文明在外国文献中的记载、布秧谷文明供应他国的商品,最后是布秧谷文明的冶铁工序。
|
马来群岛古国地图
|
由于本地历史文献中没有任何关于布秧谷文明的文字记载
[14],因此考古团队只能靠陵庙遗迹、文物和世界各地的记录(如中国唐代高僧义净法师
(I-Tsing) 所著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六坤碑文(Inskripsi Ligor)
和坦贾武尔碑文 (Inskripsi Tanjore)
等)来推测古吉打王国的概况——比如宗教信仰和贸易活动。随着更多文物出土,未来应该会有更准确的描述。
|
中国陶瓷
|
|
在双溪马斯 (Sungai Mas) 发现的各种珠子
|
有两个重要的年份频繁出现在壁画上:
公元前8世纪
根据光释光测年法(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和放射性碳测年法 (Radiocarbon dating) 的估算,双溪峇都 (Sungai Batu)
一带已有布秧谷文明存在的痕迹 [a1][a12]。
公元7世纪
扶南 (Funan) 王国没落,室里佛逝 (Srivijaya)
崛起,布秧谷成为室里佛逝的重要港口;马来群岛 (Kepulauan Nusantara)
与中国的贸易日渐增长。与此同时,布秧谷成为中国僧人前往印度那烂陀寺修习佛法的歇脚处——从荆州无行禅师
(Wu-Hsing) 在公元685年的记载可知一二 [a3][a5][a6]。
【补充:此处所说的记载是出自唐代高僧义净法师 (I-Tsing)
所著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与智弘为伴,汎舶一月到室利佛逝。后乘王舶。经十五日到末罗瑜洲,又十五日到羯荼国,至冬末转舶西行
... 」 [15][16][17]】
布秧谷的转口贸易 (entreport)
在公元10世纪蓬勃发展,在公元11-13世纪达到巅峰,在公元14世纪没落,见证了室里佛逝的衰败、阿瑜陀耶 (Ayutthaya) 王国的崛起和爪哇岛港口的发展 [a12]。
|
冶铁窑炉仿制品 (Relau Perleburan Besi)
|
除此之外,展览馆入口右侧的展区里还有一座冶铁熔炉的仿制品,以黏土和沙制成。根据告示牌的介绍,布秧谷考古区内一共发现17座炼铁区,制于公元前535年,距今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
冶铁业可说是古吉打文明的重要经济命脉。
墙上还有详细的冶铁步骤说明:首先把材料从炼铁炉顶端的洞口放入炉中,10公斤铁矿、5公斤沙和5公斤石灰(敲碎的贝壳)为一层,从上到下叠三层,最后点燃底部的柴火,以1200°C
的高温烧 8个小时,直至熔化的铁水从底部的洞口流出。为保持炉内高温,他们会用一支铁棒塞入炼铁炉上突起的洞口——通气口/风口 (Tuyere),将空气送入炉内。
|
通气口/风口 (Tuyere)
|
|
铁矿 (Bijih Besi)
|
在双溪峇都 (Sungai Batu) 所发现的铁矿多是磁铁矿 (magnetite)
和拥有将近70%含铁量的赤铁矿
(hematite)。从炼铁炉流出的铁水冷却后形成固态的生铁 (iron
ingot),可以加工制成铸铁 (cast iron)、熟铁 (wrought iron) 和钢。
|
(左)生铁 (Jongkong Besi) (右)炉渣 (Sisa Besi)
|
上午十一时,到了午餐时间,是时候打道回府。离去之时,正好在大门和两位刚刚步入展览馆的游客擦肩而过。亲友询问坐在门口的工作人员:「另一个展览馆的装修工程几时会结束?」
「不知道。」他说。「上次这个馆也装修了好多年。」
装修了好多年啊 ...
往好的方面想,应该是慢工出细货吧!咳!就等到下次展览馆完成升级工程后再来参观一次吧。到时看见出土文物的模样,想必会对古吉打文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完-
参考资料
博物馆部分壁画内文、历史课本内页和陵庙前的告示牌
[a1] 20220719_REF_3.1 PENGENALAN
[a3] 20220719_REF_3.3 HUBUNGAN PERDAGANGAN DENGAN CHINA
[a5] 20220719_REF_3.5 HUBUNGAN PERDAGANGAN DENGAN KAWASAN LAIN
DI NUSANTARA
[a6] 20220719_REF_3.6 HUBUNGAN PERDAGANGAN DENGAN
SRIVIJAYA
[a12] 20220719_REF_3.12 KRONOLOGI LEMBAH BUJANG DALAM TAMADUN AWAL
DUNIA
[b1] 20220913_F4_BUKUTEKS_Pg91
[b2] 20220913_F4_BUKUTEKS_Pg92
[c1] 20220719_REF_2.1 CANDI PENDIAT
[c2] 20220719_REF_2.2
[c3] 20220719_REF_2.3
[c4] 20220719_REF_2.4
谢谢分享。很好看的博文。涨知识了 :)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