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景点] 乘坐新渡轮到槟岛!姓氏桥半日游!
槟榔屿的英殖民政府分别于1882年和1907年进行两次填海工程,增建仓库、码头和物流运输设施来容纳港口日渐增多的贸易商船,进而形成海墘新路 (Victoria Street) 和海墘 (Weld Quay)。槟榔屿第一座深水码头——瑞天咸码头 (Swettenham Pier) 亦在 1904年竣工 [4][5][6]。
部分商船没有停靠在瑞天咸码头,而是选择停在海上(具体原因众说纷纭,有者说是瑞天咸码头停泊费昂贵 [7],或说是有关当局为减缓码头负担的举措 [8],也有说法指出是因为码头在低潮期水深不足以容纳吃水深的大货轮靠岸 [9]),货物由舯舡 (tongkang) 和舢舨驳运上岸,由此产生大量劳工需求,同时催生搬货、载货驳船和载客等海洋运输相关行业。来自中国福建省的劳工起初聚居在内陆地区(比如打铁街,打石街,打铜仔街和舢板巷等)的「公司厝」,于码头工作,海墘沿岸只有供劳工休息、互相照应的棚屋;大量工作机会和稳定收入促使更多劳工来到槟榔屿,有者亦将家人安顿于此地,公司厝不胜负荷,众人便把住处朝海上扩展,逐渐形成聚落与社区 [1][2][3][10]。
1990年代,北海货柜深水码头 (North Butterworth Container Terminal) 竣工启用,象征着人力搬运货物的时代正式步入历史 [3],海洋运输行业没落,部分桥民离开姓氏桥出外去寻找生计,留下的桥民则面对房屋随时被拆除的境况,直到2008年槟城乔治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才结束。姓氏桥曾经布满垃圾的环境得到清理和整顿,如今成为乔治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3]。
目录
2.1 姓王桥 Ong Jetty
2.2 姓林桥 Lim Jetty
2.3 姓周桥 Chew Jetty
2.4 姓陈桥 Tan Jetty
2.5 姓李桥 Lee Jetty
2.6 杂姓桥 New Jetty
2.7 姓杨桥 Yeoh Jetty
1 乘坐新渡轮到槟岛 New Penang Ferry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五,晴。
却说那日心血来潮决定和亲友一起坐新渡轮到槟岛姓氏桥走走,顺道还能尝尝当地的鱼头米粉。我们在早上9时35分抵达北海火车站。火车站和苏丹阿都哈林码头(Pengkalan Sultan Abdul Halim, PSAH) 之间有一条走道,途径槟城中环广场 (Penang Central) 的入口,步行全程需时大约10分钟。走道通风凉快,部分区域甚至装有冷气系统。
槟城新渡轮从2023年8月开始运营,一艘渡轮可容纳150位乘客和50辆摩托车 [11],在北海的苏丹阿都哈林码头 (Pengkalan Sultan Abdul Halim, PSAH) 和槟岛的拉惹敦乌达码头 (Pengkalan Tun Raja Uda, PTRU) 之间往返;截至2023年11月,依据官网上的时间表:渡轮每隔半小时一趟,高峰时段 (早上7时至9时,傍晚5时至6时) 每隔20分钟一趟。渡轮票价如下:12岁以上的成人和脚车骑士 RM2,12岁以下的小孩 RM1,摩托车骑士 RM2.50。国内外游客购票途径有:
一、在码头直接使用 Touch N Go 卡,不用购票;
二、在码头柜台排队购票,柜台只接受信用卡 (Visa 和 MasterCard)、扣账卡 (Debit Card) 和电子钱包,不接受现金;
三、在官网订票、获取二维码
注:自行车、小孩和残疾人士 (OKU) 船票无法通过网络订票,需在柜台购票
截至2023年11月的槟城渡轮时间表 (取自官网) |
贴在渡轮码头墙上的告示牌 |
我们选择了第一个付款选项:直接使用 Touch N Go 卡,顺利进入等候室。等候室摆着很多长椅,还有两个售卖零食的小档口,平日应是会接待很多乘客。大约早上9时55分,距离开船还有5分钟,工作人员挪开了护栏,我们跟着人群鱼贯地走进新渡轮的船舱中。
新渡轮船身相对较小,分为船舱内外两个区域,船舱内装有冷气系统和舒服的座位,明亮的大玻璃窗将室外的热气和海风隔开,留下了美丽的海景;船舱外则是停放摩托车的区域。对我这个喜欢看海的年轻人来说,上了渡轮却没听见海浪的声音,心中感觉好像少了什么。
新渡轮跳板 |
走到室外区域,凭栏看海,浪花依旧。
回想自己最后一次乘坐老渡轮的情景,是在2018年,当时还是那艘带着铁锈的老渡轮——把车驶入渡轮底层后,会有工作人员来指挥:每辆车都必须停放在事先画好的停车格内,车头和他人车尾可说是「紧紧相依」,只留了一个仅够成人侧身挤过的空间。这时亲友会将车窗留一道缝,然后「关engine」,避免汽车尾气熏到他人。待所有车辆都停好后,渡轮开始缓缓行驶。
坐在车上难免闷热,便走到渡轮甲板上透气。依稀记得围栏是高度及胸、锈迹斑斑的铁板,三、四岁大的小孩站在围栏前是看不到海的。让手腕靠在铁板上,感受粗糙冰冷的表面 ... 此时看着浪花被渡轮推得远远的,想起那些日子的梦,也被我亲手推得远远的。
如今新渡轮启用,码头上船坡道被修改,老渡轮已无法停靠 [12]。作为一名前来槟城旅游的乘客而言,新渡轮体验确实舒服,有冷气吹,等待和航行时间短,值得推荐和赞赏;而作为一名喜欢看海且多愁善感的年轻人来说,心中感觉好像失了一块,空落落的。
2 姓氏桥 Clan Jetties of Penang
姓氏桥起初共有九座,从北到南分别是姓王桥、姓林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李桥、杂姓桥、姓杨桥、姓郭桥和平安桥,其中姓郭桥和平安桥在2006年被拆除
[1],如今剩下七座。每座桥上都至少有一座庙,庙中主祀神明香火多来自原乡。桥身与陆地相连的一端被称作「桥头」,位于海面的那一端则是「桥尾」,公共空间皆开放给游客免费参观。
姓氏桥地图 |
2.1 姓王桥 Ong Jetty
海墘巴士总站旁的围墙 (摩托车后方) |
第一座姓氏桥——姓王桥就位于海墘巴士总站旁,是姓氏桥中最靠近渡轮码头的一座,和巴士总站只隔了一道高度及腰的米色围墙。若不是事先查过资料,还真就错过了姓王桥。木桥看起来状态不错,延伸到关税局大厦的入口前,见到写着「禁区」的告示牌,识趣不再往前走。
姓王桥 Ong Jetty 谷歌地图坐标:5°24'48.3"N 100°20'29.9"E |
根据资料,姓王桥桥民原乡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銮美社,人口不多,都居住在姓王桥对面路;桥上只建有一间「公司厝」,作为同乡单身人士暂时歇脚之处
[1][13]。目前桥民都已陆续迁离姓王桥,住所被改造为停车场,桥上的木屋也成为摩托车停泊处,显得相对冷清
[1][13][14]。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夜,姓王桥是头条路斗母宫信众护送斗母天尊九皇大帝圣驾回銮路线的终点
[15]。
2.2 姓林桥 Lim Jetty
姓林桥入口相对显眼,位于海墘和柴路头 (Gat Lebuh Chulia)
之间的十字路口前,即光华日报旧总社对面的停车场。遮阳棚上立有显眼的红色「林」字,使其入口易于辨认。姓林桥是二条路斗母宫信众护送斗母天尊九皇大帝圣驾回銮路线的终点
[16]。
姓林桥 Lim Jetty 谷歌地图坐标:5°24'48.3"N 100°20'27.7"E |
1939年起,姓林桥桥民公然支持南侨机工 (南洋华侨司机和技工) 赴华抗日,让他们从姓林桥渡头启程、坐舢板到海上换乘轮船前往缅甸仰光。1941年12月11日,日本军机重点投弹轰炸姓林桥,桥上42栋房屋均被焚毁,桥民逃难至北海和高渊一带;战后重建木屋30间和庙宇2座,形成如今景象 [1][2][17]。
姓林桥 修桥基金捐款箱 |
当时姓林桥上一个人都没有,非常安静,耳边只有脚下走过木板时所发出的吱呀声响。姓林桥的尽头被一条黄色铁链挡了去路,铁链上挂着一张纸,写道:「NO ENTRY AFTER 9PM (晚上9时以后禁止通行)」。小心翼翼地弯腰绕过铁链,在桥尾拍了张照就离开。
姓林桥上建有三座庙宇:位于桥尾的五谷仙祖、位于桥头的日月坛和海墘码头区山海阴阳殿。姓林桥日月坛主座为金天大帝「少昊」、林姓始祖「比干」和后村社后裔相认的祖先神——明朝理学名宦林希元,副祀十五位神明
[17][18]。每逢农历三月廿三的妈祖千秋宝诞,庙方都会参与游行
[1]。
2.3 姓周桥 Chew Jetty
继续沿着海墘路走,经过 Shell
油站之后即可见到海墘茶室和姓周桥牌坊。此时已接近早上11时,游客不多。我们在姓周桥牌坊下的面档买了一瓶红色的豆蔻水解渴,虽然豆蔻水味道比较甜腻,不过喝下后疲劳得到缓解。2013年曾和朋友来过一次姓周桥,当时并不了解其中历史,只道是海上人家、风景不错,匆匆打卡拍照后便随着导游一起去看壁画了。
姓周桥 Chew Jetty 谷歌地图坐标:5°24'46.4"N 100°20'22.7"E |
姓周桥桥民原乡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社,房屋建筑75座,在现存的七座姓氏桥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早期桥民由姓周桥理事会(或称周桥公司)分配海运工作、管理收益和组织修桥;随着1980年代北海货柜码头建成、桥民生计改变,理事会缺乏资金来源,主要职责转变成与州政府协调 (申请经费修桥) 、举办神诞和天公诞庆典 [20]。姓周桥理事会自1907年起每年正月初八夜里皆会举办天公诞庆典 (2021年和2022年因疫情暂停两年),规模盛大 [21]。
姓周桥建有多座庙宇,包括桥尾的感天宫、桥头的海外宫、镇海宫、朝元宫和清岩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属创立于1905年的朝元宫。朝元宫主祀保生大帝,同祀张府天师、天上聖母、二元帅、中坛元帅、善财童子和关帝圣君 [22],2019年获槟岛市政厅古迹部门批准修复,历时两年的修复工程于2022年1月竣工,耗资250万令吉 [23]。
早上11时05分,饥肠辘辘,便在姓周桥旁的佳味茶室吃午餐。这家茶室以鱼头米粉闻名,环境干净,可选择通过服务员或应用程序点餐。鱼头米粉一碗 RM11.50,汤底清甜,炸鱼肉口感正好,另外又加了两粒福州鱼丸 (额外加价 RM3.00),吃得痛快。
佳味茶室 Ka Bee Café
开放时间: 每天 11am-2.30pm 5pm-10pm
备注:每逢星期日休息
联络电话:+04-261 5659
地址:49, Pengkalan Weld, George Town, 103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谷歌地图坐标:5°24'46.3"N 100°20'22.1"E
佳味茶室 Ka Bee Café |
佳味茶室鱼头米粉 (RM14.50) |
2.4 姓陈桥 Tan Jetty
姓陈桥则位于海墘和打石街路头 (Gat Lebuh Acheh)
之间的十字路口前,与姓周桥之间隔着佳味茶室、义务消防队会所和消防咖啡店,入口没有牌坊,也没有告示牌,一不留神就会轻易错过。姓陈桥是姓氏桥中渡头最长的一座,长长延伸至海上,风景绝美,值得大力推荐。
姓陈桥 Tan Jetty 谷歌地图坐标:5°24'44.5"N 100°20'19.0"E |
姓陈桥有11座木屋,桥民原乡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丙洲社。陈姓族人从事船运业,最初聚居在打石街
(Lebuh Acheh)
上由两间排屋打通组成的「公司厝」,楼上供奉来自故乡丙洲昭应殿的开漳圣王(开拓漳州的唐朝将领陈元光)香火,楼下则作为住宿用途;起初只在海岸边搭建木棚作为族人歇息处,后演变成干栏式住家——在1917年已有5间木屋存在
[1][24][25]。
姓陈桥上建有两座神庙,即桥头的昭应殿和桥尾的妈祖庙。昭应殿创立于1917年,1968年才迁到桥头,主座为祖神开漳圣王,同祀保生大帝、陈府太子、孔明先师、魏太妈、大伯公和地主公;桥尾的妈祖庙则供奉妈祖、哪吒和陈府太子等神明,是车水路观音寺九月初九九皇大帝回銮之处 [26][27]。
姓陈桥上建有两座神庙,即桥头的昭应殿和桥尾的妈祖庙。昭应殿创立于1917年,1968年才迁到桥头,主座为祖神开漳圣王,同祀保生大帝、陈府太子、孔明先师、魏太妈、大伯公和地主公;桥尾的妈祖庙则供奉妈祖、哪吒和陈府太子等神明,是车水路观音寺九月初九九皇大帝回銮之处 [26][27]。
临时铁门:每天晚上9时至隔天早晨8时上锁 [28] |
很喜欢姓陈桥桥尾的海景,泥沙、海水和木桥色调偏冷,使人视线集中在独立于大海之中的红屋上。木桥在海中形成一条微微的曲线,目测可容纳两人侧身行走。亲友走得有些累了,决定坐在姓陈桥桥头大树下的亭子里等我。
姓陈桥桥尾妈祖庙 |
姓陈桥有两个路口,第一个路口有座凉亭,可前往渡头和妈祖庙;第二个路口则通向昭应殿和著名的姓陈桥虾煎与卤肉档 (Prawn Fritters and Loh Bak Tan Jetty)。我们在走完七座姓氏桥后才在回程顺道买了卤肉和虾煎来充饥,正愁找不到地方坐着吃,就听见后方有人问道:「要吃冰吗?」回头一看,原来是驰名槟榔律红豆冰/煎蕊分行的老板娘。
「这个虾煎可以拿进去吃吗?」
「可以啊。」老板娘看起来心情不错。
昭应殿 (1968) |
姓陈桥虾煎与卤肉档 Prawn Fritters and Loh Bak Tan Jetty |
姓陈桥虾煎与卤肉档 Prawn Fritters and Loh Bak Tan Jetty
开放时间: 每天 8am-6pm
联络电话:+016-452 0637
地址:90-A, Pengkalan Weld, George Town, 103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谷歌地图坐标:5°24'43.3"N 100°20'18.4"E
虾煎 (一片RM1.50) 和卤肉 (一条RM2.50) |
中午12时20分,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在驰名槟榔律红豆冰/煎蕊分行各点了一碗爱玉冰和煎蕊。爱玉冰配料出乎意料地丰富且好吃,甜而不腻,还加了荔枝、龙眼和柠檬,解暑效果不错,至今念念不忘。卤肉味道咸香,虾煎则相对普通。
驰名槟榔律红豆冰/煎蕊分行 Penang Road Famous Ice Kacang Cendol
开放时间: 每天 11.30am-6.00pm
备注:每逢星期三休息
联络电话:-
地址:Tan Jetty, Pengkalan Weld, George Town, 103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谷歌地图坐标:5°24'44.1"N 100°20'18.2"E
爱玉冰和煎蕊 (RM4) |
2.5 姓李桥 Lee Jetty
接下来的第五座姓氏桥是姓李桥——姓李桥桥头建有一座巨大的牌楼,牌楼后方是大型停车棚和金鞍山寺。金鞍山寺主祀保生大帝,同祀中坛元帅 (哪吒)、福德正神、注生娘娘、清水祖师、李府元帅、赵子龙元帅和哪啅亚里 [29],建立于1972年,维修工程刚于2023年9月完成 [30]。
姓李桥 Lee Jetty 谷歌地图坐标:5°24'42.7"N 100°20'16.0"E |
姓李桥上有24座房屋,桥民原乡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兑山社,依地理位置可细分为七个角头:南尾井、祖厝后、西珩、宅内、潘塗、下蔡和三房 [31]。李氏族人早期聚居于观音亭后的舢舨巷 (或称观音亭后巷,Lorong
Stewart) 里,后在大钟楼附近的海岸 (即如今的渡轮码头处)
建桥[1][32]。当时姓李桥舢舨数量最多,曾和其他姓氏桥桥民 (陈、周、林三桥携手
[13])
因客源和利益问题产生摩擦,交涉不妥后引发冲突,最终在各方人士插手下达成和解,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姓李桥成员可以用舢舨把来自中国的船员
(从海上的船只) 载上岸,而其他姓氏桥成员则只载客回到海上
[13][33][34]。1960年代,政府征用土地扩建码头,姓李桥被迫迁至如今的位置
[1][2]。
姓李桥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桥板,姓李桥是七座姓氏桥中唯一一座采用横向铺设方式来铺设桥板,游客的每一步都会踩在不同的木板上;二是桥上的七道拱门灯饰,李氏宗亲和姓李桥桥民于2016年2月集资6万令吉来打造带有LED灯饰的牌楼和七道拱门。这七道拱门分别代表来自七个角头的桥民,拱门设计有「天送元宝」之意,分为三层,从上到下象征太阳、云层和带有古币的元宝 [35]。2023年1月,桥民和金鞍山寺理事会将拱门上的LED灯换成霓虹灯 [31]。
2024年3月近照:夜晚拱门灯饰亮起时的姓李桥 |
2.6 杂姓桥 New Jetty
杂姓桥入口处距离姓李桥不远,乍看和寻常小巷无异,即不位于路口,四周也没有显眼的地标或牌楼,只有一个小小的白色路牌。
杂姓桥 New Jetty 谷歌地图坐标:5°24'41.9"N 100°20'14.0"E |
1960年代,槟城州政府禁止姓氏桥继续建屋扩充,经各方协商后各桥桥民在海墘另建一座新桥作为住所,因新桥桥民的姓氏不同而被命名为「杂姓桥」。桥上房屋遵照土地局测绘图规划来建造:原本有22座房屋,其中2座被拆除以铺设来自北海的大水管 [7][1][2]。
杂姓桥规模相对较小,房屋规划整齐,左右对称。桥尾是一座平台,平台旁是供奉玄天上帝、大伯公和拿督公的启天宫
[1],四周安静得让人有种「误闯秘密花园」的感觉。平台尾端的白色铁秋千背对着大海,为木桥带来一份悠闲。
槟城杂姓桥启天宫 |
2.7 姓杨桥 Yeoh Jetty
姓杨桥是现存七座姓氏桥中位于最南端的一座,桥民原乡中国福建省漳州海澄县霞阳村,最初杨姓族人从中国南来时将桥建于渡轮码头旁,因海水腐蚀和急流冲击桥柱
[2] 而经历多次搬迁后才来到如今的地点
,是槟城香港巷斗母宫九皇大帝回銮之处
[1]。进入姓杨桥有两个选择:一是穿过刣牛后路头 (Gat Lebuh Melayu) 正对面的树下小径;二是随着马路走,途径会堂宫,两者最后都会先抵达一座停车场。
姓杨桥 Yeoh Jetty 谷歌地图坐标:5°24'40.7"N 100°20'12.0"E |
二战时期姓杨桥被日军轰炸,桥上多间房屋和会堂宫都毁于战火中,战后重建;1970年代末,政府在姓杨桥附近的海底铺设来自吉打的大水管以输送食水,由此七座房屋被迫迁到陆地上
[13],形成如今「屋与桥相隔一片空地」的景象。
重建于桥头的会堂宫主祀五显大帝 (二郎神,尊称杨府元帅,因五次显示其威而得此称号 [36][37]) ,香火来自中国福建原乡会堂宫;同祀清水祖师、中坛元帅 (哪吒)、华光大帝、李府仙师、善财童子、福德正神 (大伯公) 和神将哮天犬 [36][38],是槟城少见、同时供奉二郎神和哮天犬的神庙,信众会携带包子、肉或鸡来祭拜哮天犬,祈求平安或财富。每逢农历九月廿八为五显大帝千秋宝诞,适逢狗年亦参与神诞游行助兴 [36]。
姓杨桥桥尾的海景亦是极具特色,是七座姓氏桥中唯一一座「带有曲线」的渡头,渡头设有铁栅栏,禁止钓鱼,每天晚上8时会关门。顶着烈日站在海上的渡头平台中央眺望远方,视野非常好,可看见另外六座姓氏桥和威省。
姓李桥 |
杂姓桥 |
姓陈桥 |
中午1时,我们正式打道回府。此行将七座姓氏桥都走了一遍,感受到脚下桥板的晃动和迎面的海风,试图想像当年眼前的这片海上停满了无数商船、舢舨和舯舡的情景。曾见到有人以「渔村」来形容姓氏桥,由此觉得景点平凡甚至无趣;其实不然,姓氏桥并非以渔获著称,而是作为一个「历史古迹」——姓氏桥的存在和规模展示了当时槟城港口在英殖民政府控制下作为「转口港」的蓬勃发展,也保留了华人当年从中国来到槟城的发展轨迹。
这就像摆放在博物馆中的一件古董,古董本身不一定独特,但是足以代表那个时代、那片区域和那群辛勤劳动的人们啊。
-完-
参考资料
[1] 梁超明《乔治市·姓氏桥》,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 | Source: The-Clan-Jetties-of-George-Town-Mandarin-FINAL_Web.pdf (gtwhi.com.my)
[2] 陳晶芬《馬來西亞華人的年節習俗與神話傳說—— 以檳榔嶼華裔族群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 Source: 102301.pdf (nccu.edu.tw)
[3] 潘怡潔,〈消逝的「海墘」:檳城「姓氏橋」多重邊緣性的形成*〉,《考古人類學刊》第90期 (2019),第107-152頁 | Source: 90-4.pdf (ntu.edu.tw)
[4] Long Zhao, Wun Bin Wong, Zulkifli Bin Hanafi, The evolution of George Town's urban morphology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late 18th century-early 21st century,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Volume 8, Issue 4, 2019, Pages 513-534, ISSN 2095-2635, https://doi.org/10.1016/j.foar.2019.09.001. (The evolution of George Town's urban morphology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late 18th century-early 21st century - ScienceDirect )
[6] 潘怡潔《消逝的「海墘」:檳城「姓氏橋」多重邊緣性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 Source: 消逝的「海墘」:檳城「姓氏橋」多重邊緣性的形成__國立清華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 (nctu.edu.tw)
[7] Lim C-K, Idris MZ, Chan Y-C, Tan K-L, Farid Ahmed M, Mokhtar MB. Journeying through Time: Exploring the 19th Century Old Transportation Legacy of Weld Quay, Malaysia. Sustainability. 2023; 15(13):10511. https://doi.org/10.3390/su151310511 ( Sustainability | Free Full-Text | Journeying through Time: Exploring the 19th Century Old Transportation Legacy of Weld Quay, Malaysia (mdpi.com) )
[8] 梁超明《乔治市·姓氏桥》,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 | Source: The-Clan-Jetties-of-George-Town-Mandarin-FINAL_Web.pdf (gtwhi.com.my)
[8] 梁超明《乔治市·姓氏桥》,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 | Source: The-Clan-Jetties-of-George-Town-Mandarin-FINAL_Web.pdf (gtwhi.com.my)
[10] 潘怡潔《檳城姓氏橋的歷史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2011年 | Source: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出國報告詳細資料-檳城姓氏橋的歷史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的影響 (nat.gov.tw)
[13] 陳晶芬《馬來西亞華人的年節習俗與神話傳說—— 以檳榔嶼華裔族群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 Source: 102301.pdf (nccu.edu.tw)
[17] 王琛发〈槟城姓林桥与南侨机工:一段曾经长期隐藏的峥嵘记忆〉,《嘉庚会讯 TKK Bulletin》第7期 (2019年8月),第19-27页 | Source:嘉庚会讯 TKK Bulletin #7 by Tan Kah Kee Foundation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 - Issuu
[20] 潘怡潔,〈消逝的「海墘」:檳城「姓氏橋」多重邊緣性的形成*〉,《考古人類學刊》第90期 (2019),第107-152頁 | Source: 90-4.pdf (ntu.edu.tw)
[24] 王琛发〈中华神道的信仰版图——以开漳圣王为讨论范例〉,《闽台文化交流》季刊,2012年第1期 | Source: 孝恩杂志 (xiao-en.org)
[25] 王琛发〈开漳圣王信仰的槟榔屿境遇——宗姓公共属性与民间公众属性互牵下的演变〉,《闽台文化交流》22,第11-20页 | Source: b1-333_tra.pdf (xiao-en.org)
[33] 潘怡潔《消逝的「海墘」:檳城「姓氏橋」多重邊緣性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 Source: 消逝的「海墘」:檳城「姓氏橋」多重邊緣性的形成__國立清華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 (nctu.edu.tw)
[34] 潘怡潔《檳城姓氏橋的歷史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2011年 | Source: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出國報告詳細資料-檳城姓氏橋的歷史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的影響 (nat.gov.tw)
[37] 狗年拜神犬 善信湧會堂宮求財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