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瓜拉姆拉游记 [2/3]:海啸纪念馆和耳语市场 (Pasar Bisik Kuala Muda)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 (Indian Ocean Tsunami of
2004),或称南亚大海啸,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早上7时58分,彼时印尼苏门答腊西北部海域发生规模里氏9.1级的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持续将近10分钟;释放能量如同两万三千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形成超过30公尺的巨浪,波及十几个国家,造成超过二十万人遇难
[1][2]。马来西亚雪兰莪、玻璃市、吉打(浮罗交怡、瓜拉姆拉) 和槟岛北岸
(丹绒道光、峇都丁宜、关仔角) 都受到海啸袭击,总共有68人罹难 [3]。
![]() |
图 1:瓜拉姆拉海啸后的民房废墟 |
![]() |
图 2:前往海啸纪念馆的路上 |
2 瓜拉姆拉海啸纪念馆 Galeri Tsunami
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晴。
早上11时02分:书接上文,我们在接近正午的时候离开高打瓜拉姆拉,往西行驶约十分钟,经过大片稻田和甘榜,最终来到公路尽头的T字路口。路口处即可见到由船只堆叠而成的海啸纪念碑,纪念碑斜对面是海啸广场,广场旁有专属停车场,约有七、八个停车位。
![]() |
图 3:从高打到海啸纪念馆的路线 |
![]() |
图 4:K670州级公路尽头的T字路口 |
![]() |
图 5:海啸广场的停车场 |
![]() |
图 6:海啸广场 Dataran Tsunami 谷歌地图坐标 | 5°35'12.1"N 100°20'22.4"E |
广场前建有祈祷室、厕所、餐厅、凉亭和儿童游乐场,基本设施齐全。五颜六色的大石块堆在行人步道边上,步道和海滩之间隔着一大片草地。沿着祈祷室旁的行人步道直走,可见两排美丽的木麻黄树。
![]() |
图 7:海啸广场的祈祷室 Surau Dataran Tsunami |
![]() |
图 8:五颜六色的大石块 |
![]() |
图 9:步道两侧的美丽木麻黄树 |
此处景色不错,步道完整干净,木麻黄树荫下阴凉舒适,树荫有效地过滤了中午阳光的炎热。树林旁是餐厅摆放的桌椅,树间还绑有吊床。如果木麻黄规模再大些,还可像吉兰丹士诺沙滩
(Pantai Senok)
一样得到类似于「吉打版南怡岛」的称号,成为网红打卡景点。
![]() |
图 10:木麻黄树荫下的吊床和桌椅 |
![]() |
图 11:海啸纪念馆前的停车场 |
木麻黄树旁是海啸纪念馆的停车场,停车场前的这条公路在每个星期五傍晚便成为当地夜市举办的地点。沿着公路往南行驶即可抵达瓜拉姆拉甘榜德比双溪
(Kampung Tepi Sungai,即耳语市场所在)
和姆达河河口,车流量不大,行人可轻松越过马路。
![]() |
图 12:瓜拉姆拉海啸纪念馆 Galeri Tsunami Kota Kuala Muda 谷歌地图坐标 | 5°35'05.7"N 100°20'22.4"E |
![]() |
图 13:瓜拉姆拉海啸纪念馆 |
根据资料,海啸纪念馆所在原本是渔村里的一座民房,屋主名叫 Haji Awang
bin
Ismail;该民房在2004年的大海啸中严重损毁,后在2006年完成改建,被打造成海啸纪念馆;吉打州经济策划组
(Unit Perancang Ekonomi Negeri, UPEN) 在隔年把纪念馆交给双溪大年市议会
(MPSPK) 管理 [4]。
纪念馆自竣工后只开放给获得市议会批准的团体参观
[4],直到2016年3月24日由时任独立海滨 (Pantai Merdeka)
州议员主持开幕后,纪念馆才正式开放给公众。
![]() |
图 15:纪念馆内部一景 |
纪念馆由一位保安人员看顾,入场免费,唯需在登记簿上填写日期、名字、来自哪里、签名和参观人数即可。纪念馆空间不大,由主要展区和视听室组成,设有冷气系统,甚是凉爽;挂在展区中央的电视正重复播放当年海啸灾后的情景——废墟前灾民茫然的神情、政府官员的视察和救灾人员的行动。
![]() |
图 16:海啸科普展区 |
主要展区里有两个主题:海啸科普和瓜拉姆拉灾情统计。第一个展区以图文展示瓜拉姆拉地方简介、海啸如何发生、自救注意事项、何为里氏震级
(Skala Richter)
和2004年南亚大海啸相关数据等等,几乎所有图文资料都以马来文写成,只有少数历史照片说明有附上英文。
![]() |
图 17:海啸科普告示牌 "Apa itu Tsunami?" |
![]() |
图 18:2004年12月26日大海啸发生前后 “Detik Kemusnahan Tsunami 26 Disember 2004" |
瓜拉姆拉灾情统计展区则在一个独立房间内,相关统计和解说图文共有六幅,两幅是海啸相关的诗词,平铺在中央的是灾难前后的卫星地图对比,其余都是描述海啸场面的壁画和历史照片。房间里相对昏暗,或是有意为之。
![]() |
图 19:瓜拉姆拉灾情展区 |
![]() |
图 20:描绘海啸场面的壁画 |
根据纪念馆的资料,吉打瓜拉姆拉海滩遭遇两波海啸:第一波巨浪高达2.5米,在下午1时15分抵达;第二波则高达8米,在下午1时45分上岸,直达内陆三百米
[5] ——海水倒灌,腥臭的砂石烂泥被带进内陆,严重破坏稻田和红树林生态
[6]。遭到海啸摧毁的有稻田52.3公顷、码头1座、房屋113座、大型渔船34艘、小型渔船404艘、摩托507辆、自行车315辆、各类交通工具194辆,罹难者11人
(2人来自槟城威北),伤者23人,灾民总计3873人。另外有398座房屋面临程度不一的损坏,477座房屋的住民被迫撤离
[7][8]。
【注:纪念馆内有两组数据,上述数据是一组,是一张挂在电视机下方的小卡片(图22) [8];另一组数据则在数据统计展区中(图21):遭到海啸摧毁的有码头1座、房屋57座、渔船20艘、摩托45辆、各类交通工具30辆,罹难者9人,伤者23人 [7]。
目前在网络上找不到其他官方资料来确认这两组数据所代表的何者为准,因此暂时采用数量更多的那组数据。】
【注:纪念馆内有两组数据,上述数据是一组,是一张挂在电视机下方的小卡片(图22) [8];另一组数据则在数据统计展区中(图21):遭到海啸摧毁的有码头1座、房屋57座、渔船20艘、摩托45辆、各类交通工具30辆,罹难者9人,伤者23人 [7]。
目前在网络上找不到其他官方资料来确认这两组数据所代表的何者为准,因此暂时采用数量更多的那组数据。】
![]() |
图 21:瓜拉姆拉财物毁坏和死伤数据 |
![]() |
图 22:财物毁坏和伤者安置总数 |
灾情的房屋重建工作由国家房屋公司 (Syarikat Perumahan Negara
Berhad, SPNB) 负责执行,部分灾民的房屋得到修复,部分灾民
(约有126户家庭) 则在2006年搬进特别规划的住宅区——柏马当卡东花园 (Taman Permatang
Katong),每月交付五十令吉作为租购金,为期二十年;这项租购金在2018年已获中央政府批准豁免 [5][9][10][11]。
![]() |
图 24:柏马当卡东花园和纪念馆地理位置 |
![]() |
图 26:纪念馆视听室 |
早上11时33分:走出纪念馆,可见当局保存的六座民居废墟,剩下残破的砖墙和厨房瓷砖,海啸破坏的威力恐怖如斯。
![]() |
图 27:被海啸冲刷后的民房废墟 |
![]() |
图 28:被海啸冲刷后的民房废墟 |
![]() |
图 29:被海啸冲刷后的民房废墟 |
![]() |
图 30:海啸纪念碑 Memorial Tsunami 5°35'10.3"N 100°20'23.6"E |
![]() |
图 31:2006年建成的海啸纪念碑 船只相叠 如灾后场景 |
![]() |
图 32:海啸纪念碑 告示牌 |
矗立在路口的海啸纪念碑、纪念馆和废墟的保留,都是此地曾经发生海啸的确切证明,即记录了这场世纪大灾难、让这段历史不至于被岁月冲散而遗忘,也作为警示:
此地曾经遭受海啸袭击,无数财物和人命被海浪卷走。未来的人们啊,勿要掉以轻心,勿要麻木不仁,勿要失去对大自然的敬畏。
此地曾经遭受海啸袭击,无数财物和人命被海浪卷走。未来的人们啊,勿要掉以轻心,勿要麻木不仁,勿要失去对大自然的敬畏。
![]() |
图 33:K670州级公路的T字路口 |
![]() |
图 34:前往甘榜德比双溪的公路 |
3 瓜拉姆拉耳语市场 Kompleks Pasar Bisik Kuala Muda
早上11时47分:稍作休整后出发前往位于姆达河河口的耳语市场。沿着海啸纪念馆门前的公路一路向南行驶,按照谷歌地图的指引大概三分钟可顺利抵达;需要注意的是甘榜小路比较狭窄,只能容纳一辆车,路旁偶尔还会有忽然出现的摩托车,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
![]() |
图 35:沿着公路向南行驶 |
![]() |
图 36:瓜拉姆拉甘榜德比双溪 Kampung Tepi Sungai, Kuala Muda |
![]() |
图 37:抵达耳语市场的停车场 谷歌地图坐标 | 5°34'43.1"N 100°20'26.4"E |
耳语市场 (Pasar Bisik)
是高打瓜拉姆拉一带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因渔夫和顾客是以耳语或「交头接耳
(bisik)」来竞标而得名。槟城威北本那牙 (Penaga)
和吉打各有一座耳语市场,名字中都有
Pasar Bisik Kuala Muda,两者隔河相望,以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交易。吉打一侧的耳语市场亦建有公共厕所、祈祷室、餐厅、和商店等建筑,因而被称作
Kompleks Pasar Bisik Kuala Muda;槟城威省一侧的则以地名区分,称作 Pasar Bisik Kuala Muda Penaga 。
![]() |
图 38:耳语市场周遭店铺的地图 |
![]() |
图 39:步行前往姆达河河口 |
![]() |
图 40:瓜拉姆拉耳语市场 Kompleks Pasar Bisik Kuala Muda 谷歌地图坐标 | 5°34'42.3"N 100°20'28.4"E |
早上11时52分:当时渔夫正把装满新鲜渔获的篮子陆续从渔船拖进耳语市场里,市场里则已有好几十人正参与交易,热闹非常。四、五只胖猫或蹲坐或徘徊在人们脚边,等着吃鱼。
根据资料,耳语市场的渔夫在每天夜晚或清晨出海捕鱼,然后在早上9时 (或更早)
至中午12时到耳语市场进行交易。竞标方法如下:每个买家都会轮流凑到渔夫耳边低声开价,最终渔夫会宣布渔获的得标者,却不会公开具体价格,考验买家对于行情和市价的掌握 [12]。
![]() |
图 41:瓜拉姆拉耳语市场 买家和渔夫聚集在市场内交头接耳 |
站在路旁观察了几分钟,发现买家和渔夫都很冷静,双手抱胸者有之,来回查看渔获者有之,没有见到交头接耳的动作。于是先转身走到真正的瓜拉姆拉——即「姆达河河口」前。这条大河在百年前曾经是吉打内陆地区与槟榔屿之间的水路运输要道,如今货船都已消失,只剩渔船悠悠回港。原本想要对着河口和沙滩来个自拍,无奈阳光太猛、海风太大,吹得披头散发,自拍照不堪入目,只能打消念头。
![]() |
图 43:远处有渔船回港 |
![]() |
图 44:对面是槟城本那牙耳语市场 |
![]() |
图 45:渔船成行 颇为亮眼 唯沙滩垃圾甚多 |
此处河景不错,加上渔船回港的盛景,拥有成为热门打卡景点的潜能;不过空气中鱼腥味重,沙滩上尽是各种垃圾,塑料袋、宝特瓶、渔网和纸盒,还有一些枯木、搁浅干死的鱼类、海星和贝类。
![]() |
图 46:瓜拉姆拉沙滩一角 |
中午12时00分:走回停车场的途中心血来潮想去渔民杂货店 (Kedai
Nelayan)
买些干货。根据商店旁的开幕典礼纪念牌,这家渔民商店是由马来西亚渔业发展局
(Lembaga Kemajuan Ikan Malaysia, LKIM) 出资、瓜拉姆拉渔民协会 (Persatuan
Nelayan Kawasan Kuala Muda, PNKKM)
于2023年创办;杂货店内售卖的有一些沙丁鱼罐头、饮料、酱料和自家包装出产的干鱼片
keropok。
![]() |
图 47:渔民杂货店 Kedai Nelayan |
干鱼片 keropok 一包五令吉,由于原料不同而分为四种:江鱼仔
(ikan bilis)、青鱗魚 (ikan
tamban)、虾和鱿鱼。顾店的员工看起来似乎很疲惫,看到我们手里拿着几包江鱼仔片,赶紧走出柜台,对我们说:
「这个江鱼仔的放太久了,不要买。」
「买多可以给些折扣吗?」亲友试探道。
「三包十四。」店员回答。
「四包十八?」
店员想了想,同意了。最后我们以十八令吉的价格买下四包
keropok。三天后我们拿其中两包去炸来吃,其中干虾片不好吃,不知为何带有一些无法描述的怪味;鱿鱼片味道咸香,好吃,值得推荐。
![]() |
图 48:买回家的干鱼片和干虾片 |
-未完待续-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吉打州的小镇风情、旅游景点、美食和好去处的介绍与游记,都列在吉打州旅游景点系列页面中,若有兴趣,可点击链接进入页面看看。
[1] 南亚大海啸20周年 | 永不磨灭 心中烙印
20年前大海啸 点醒 生命脆弱无常 - 国内 - 全国综合 -
星洲日报 (2024.12.24)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1224/nation/6171397
[2] 海啸纪念馆里的告示牌
DETIK KEMUSNAHAN TSUNAMI 26 DIS 2004
[3] [VIDEO] Kronologi 20 tahun tragedi Tsunami 2004 | BULETIN TV3
Malaysia
https://www.buletintv3.my/dunia/video-kronologi-20-tahun-tragedi-tsunami-2004/
[4] Galeri Tsunami di kota Kuala Muda perlu dimanfaat - Utusan Borneo
Sarawak (2015.12.28)
https://www.pressreader.com/malaysia/utusan-borneo-sarawak/20151228/282282434267020?srsltid=AfmBOooEmz_GQIuGUK1jur8XLffqMNF4TiS2hmY3t0Zgt23j3_x9rcOI
[5] 海啸纪念馆里的告示牌
PEMBANGUNAN SEMULA KUALA MUDA
[6] 海啸纪念馆里的告示牌
KESAN TSUNAMI TERHADAP PERIKANAN, AKUAKULTUR DAN KEHIDUPAN NELAYAN
DI KUALA MUDA
[7] 海啸纪念馆里的告示牌
TSUNAMI DI KUALA MUDA : KEMUSNAHAN DAN KEMATIAN
[8] 海啸纪念馆里的告示牌
JUMLAH DAN ANGGARAN NILAI KEROSAKAN/KEMUSNAHAN
PUSAT PEMINDAHAN DAN JUMLAH MANGSA TERLIBAT
[9] Katiman Rostam, and Iran Herman, and Asmah Bee Mohd Nor,
(2009)
Kawasan penempatan semula mangsa tsunami di Malaysia: analisis
kualiti kejiranan dan kesejahteraan isi rumah (Resettlement
areas of tsunami victims in Malaysia: an analysis of
neighbourhood quality and well-being). Geografia : Malaysian Journal of Society and Space, 5 (1). pp.
33-43. ISSN 2180-2491
https://journalarticle.ukm.my/920/
[10] 海嘯村126屋 豁免繳租購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18.03.22)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180322/%E6%B5%B7%E5%98%AF%E6%9D%91126%E5%B1%8B-%E8%B1%81%E5%85%8D%E7%B9%B3%E7%A7%9F%E8%B3%BC%E9%87%91/
[11] Mangsa tsunami bersyukur bayaran ansuran rumah
dikecualikan - Malaysia Kini (2018.03.23)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416848
[12] Pasar Bisik Kuala Muda jadi tarikan - Berita
Harian (2016.02.16)
https://www.bharian.com.my/bhplus-old/2016/02/124875/pasar-bisik-kuala-muda-jadi-tarikan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