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吉打Kedah/景点] 稻米博物馆 (Muzium Padi) 与象屿山 (Gunung Keriang) 周边景点半日游


象屿山,海拔高度217米,由至少有2亿5000万年年龄的石灰岩构成,位于吉打州北部,距离亚罗士打大约八公里。突兀地矗立于广阔的稻田中,被民房环绕,以盛产水晶而闻名。由于这座山远看形似大象,因此得名「象」;又传这座山原本是海中的一座孤岛,当地人还在山里发现了贝壳,因此得名「屿」。除了登山望远,象屿山周边还有不少旅游景点值得一探,包括象屿山休闲公园、稻米博物馆和国家科学馆北马分馆 [1][2][3]。




1 国家科学馆北马分馆 Pusat Sains Negara Cawangan Wilayah Utara


2022年12月12日,星期一,阴。

学校假期开始,亲友计划要带小孩阿轩出游,便把目标锁定在位于亚罗士打西北方的象屿山。我们的第一站是国家科学馆北马分馆。科学馆入口位于稻米博物馆后方,面对广阔的稻田。这里是个与稻田拍照、打卡的好地方,距离嫩绿的稻田只有一步之遥,没有任何物体遮挡,美景一览无遗。


国家科学馆北马分馆


截至2022年12月,国家科学馆北马分馆的入门票如下:
成人(13至55岁) RM 2
儿童(7至12岁)   RM 1
7岁以下的儿童、56岁以上的乐龄人士和残疾人士 (OKU) 免费入场

开馆时间为:星期六至四,从早上9时至下午5时,每个星期五闭馆;
售票时间于下午4时结束。




北马分馆竣工于2009年7月,同年开放,作为推广科学、科技与创新的教学平台,主打空中脚踏车和地震屋两项设施 [4]。展示厅在二楼,我们买好票,爬上楼梯,在推开展示厅大门的同时被震耳欲聋的喧哗声吓了一跳。

只见馆内人山人海,目测至少有上百名小孩在走动,和馆外冷清的稻田形成强烈的对比。大部分的小孩都穿着制服,由好几位老师带队,场面混乱,相信是某间小学趁着学校假期举办的出游活动。



展示厅空间很大,摆满各种展示科学原理的模型和器材。若是一一尝试,至少可在馆内待上一个小时。亲友带着阿轩去体验,我则独自在科学馆内转了一圈。首先找到了宣传单上所注明的「地震屋」 (Rumah Gempa),屋子不大,只能容纳五、六个人,却特别受小孩欢迎,小孩在屋前排起长长的队伍。他们随着屋子摇晃而尖叫,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又找到了空中脚踏车——正好有人在尝试,我便驻足观看。那是一辆走在钢丝上的脚踏车,脚踏车下挂着一块像是砝码的重物,将脚踏车的重心往下移,因此脚踏车就能在钢索上行走而不会轻易摇晃。


另外一个让我驻足的是科技馆中的一架机械手臂 (robotic arm)。这是一架能够分辨颜色与形状的自动化分类机器人,在用户选择「颜色」或「形状」后会根据选择自行将八个小模型分入三个槽内。机器人完成任务总共需要三分钟。看着机器人完美辨别物体完美运送物品」,特别解压。


总的来说,这座科学馆环境舒适,大部分器材和模型都保养得很好,只有少数以按钮为互动媒介的模型禁不住部分小孩的「暴力探索」(见到有按钮就拍下去、没有立刻产生反应就继续狂按,直到丧失耐心后跑开)而损坏。

值得带孩子走一趟,增广见闻。



远处的稻米博物馆

2 稻米博物馆 Muzium Padi 


接下来我们来到稻米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耗资两千五百万令吉,始建于1996年,后因经济不景气、工程停顿,直到2004年10月方才落成,由时任吉打州苏丹主持开幕仪式 [2]。博物馆由七座三层楼圆形建筑组成,一大六小,外观貌似收割后的金黄稻束 (gemai) 。

整座建筑都有以稻米为主题的装饰,包括栏杆、灯饰和瓷砖等。



稻米博物馆大门位于二楼,需要爬一段楼梯才能抵达正门口。门口有张告示牌,写着:「冷气故障,正在维修中」——起初并未在意,后来在售票处买票的时候豆大的汗珠不断滑落脸颊,才发现大事不妙。

入门票价如下:

13岁以上的大人和乐龄人士  RM5
7至12岁的小孩  RM2 
6岁以下的小孩和残疾人士 (OKU) 免费入场

博物馆每日开放,从早上9时至下午5时;星期五会有两个小时休息时间 (中午12时30分至2时30分),售票时间于下午4时30分结束。


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先从售票处前方的竹门上三楼看画,才去其他展览厅馆方特别将楼梯处布置成岩洞山壁,模拟游客登上象屿山山顶的情景,十分用心。由于脚下灯光昏暗,楼梯又呈不规则三角形,头上又有垂下的藤蔓和岩石,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翼翼,特别有沉浸感。



上到三楼,离开岩洞,视野豁然开朗,见到那幅大型壁画更觉得震撼。如此真实,如此自然,以至于我一时感到混淆:「这是画的?不是玻璃窗外的实景?」壁画将象屿山四周的风景定格在最有代表性的瞬间——从插秧(浅蓝色的稻田)、成长(绿油油的稻田)到成熟(金黄色的稻田)——游客随时都能看到。加上壁画前布置的假山和假树,以假乱真。

这幅壁画高8米,长103米,是60名朝鲜画家联合绘制,费时六个月 [3][5]。照片最多只能传达其八分美丽,完整的十分还得亲身来到现场才能体验。


壁画:播种与插秧的场景

壁画:稻米成熟的场景

欣赏了两分钟,壁画忽然变得模糊,似乎在颤抖;我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赶紧向亲友确认:「你看那幅画有在动吗?我看了有些模糊。」

「哦,不是壁画在动,是这看台在动。」亲友笑道。

我这才发现这个看台正在以非常小的幅度自行旋转,偶尔还会发出细微的「叽叽」声响。游客能在同一张椅子上欣赏壁画的每一处角落,不用来回走动,减少拥挤的情况,也让游客能够静下心来。

馆方也在看台中央安排照相服务,一张照片十令吉,现拍、现印、现取。


不久,来了另一批游客,十来个人,有老有小,空气顿时变得有些闷热。小孩在不断说话,大人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复。我们便把位置让给他们,先行下楼。这时又有一名戴着眼镜的小女孩来到看台,环顾四周,随即大声说道:「整个博物馆就这样罢了啊?」

忍俊不禁。


二楼则以六座圆形展示厅为主,四座展示壁画,两座展示传统玩具。在展示厅之间的柱子上也印有和稻米有关的资讯说明。


壁画:柏鲁水坝 (Pedu Dam) 

壁画:傍晚的吉打

壁画:以宝石粉 (Gemstone Dust) 画成的马来西亚

壁画:2020宏愿


其中有段资料吸引了我的注意:众所周知,吉打州之所以得到「米都」的称号,万莫哈末沙曼运河(Terusan Wan Muhammad Saman)功不可没。这条运河总长36公里,宽7.5米,深1.5米,1885年8月开挖,由时任州务大臣万·莫哈末·沙曼策划与监督。运河从吉打河开始,一路南下到日莱峰山脚,历时十年方才完工。吉打州荒芜的沼泽地由此变成田地,新市镇如丹洛(Tandop)、十字港(Simpang Empat)、竹城(Kota Sarang Semut)、双溪里茂(Sungai Limau)、峨占必叻(Guar Chempedak)和莪仑(Gurun)等兴起。

而在这条运河的起点(亚罗士打吉打河旁)和终点(日莱峰山脚下)分别立有一座石碑,以纪念这条运河的工程——改天有机会可以去看看,不知这条运河的两端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一楼大厅则是展示各种传统农具,从播种、插秧、收割、脱粒工具,到田间捕鱼和抓鸟的陷阱,应有尽有;每个农具前虽有名牌与简单的功能介绍,却没有说明如何使用该农具。对于一名从小不曾接触过稻田的年轻人来说,看得一头雾水,幸好亲友认得部分农具,在现场为我和阿轩讲解说明。


2.1 吉打州水稻传统种植方式 Penanaman Padi secara Tradisional di Kedah

 
结合博物馆的告示牌和网络上的资料,能够粗略了解吉打州水稻的传统种植方式,不过有些细节如旧俗稻魂祭礼 (semangat padi) 等未列其中。

一、育秧 Menyemai 
雨季来临,农夫首先会把稻米装入麻袋 (guni)、泡在河中三天三夜,接着再把稻米静置在黑暗中三天三夜,直到稻米发芽 [6]。

麻袋 (Guni)

接着农夫会选定一块稻田作为苗床,先把土地犁一遍以清除野草和确保土地松软,再来进行 tarik badai ——在吉打方言中,badai 的意思是用香蕉树干、圆木或貌似碌碡的 tengilling 等农具来压平土地 [7],那些农具自然就被称为 pembadai,一般是以香蕉树干为主——把去皮的香蕉树干用某种方式黏在耙子上,由水牛拖着走,使苗床泥土变得松软 [8]。

完成一系列整地工作后,农夫会把发芽的稻米洒在苗床里,任其生长。

以去皮的香蕉树干作为 pembadai

二、整地 Penyediaan Tapak 
在等待秧苗成长的期间,农夫们会开始整地,为接下来的插秧做准备。整地分为三个步骤,均有水牛出场:

1. 犁田 (menggala/membajak) - 由水牛拉着犁 (tenggala) ,将田地深层的泥土翻出来,同时把表面的泥土和杂草盖进土里;

2. 耙田 (menyisir) - 被犁翻出来的深层泥土虽然富含营养,却多结成块状。农夫先让那些土块泡在水中软化几天,才让水牛拉着耙子 (sisir) 来打碎土块;

3. 整平 (menggiling) - 最后水牛再次出场,拖动 tengilling 来压平被耙过的泥土,让泥土更加松软。

tenggiling

耙 (sisir) 和 犁 (tenggala)

三、插秧 Menyulam Padi 
当秧苗足够成熟的时候,妇女们就会以 berderau 的方式(吉打方言,意即分工合作 gotong-royong)来挖秧苗。挖起的秧苗会被绑成一束 (unting),泡在水中,待男人把秧苗用扁担挑到稻田去。

扁担 (pengandar semai) 和一束束的秧苗

每块稻田会被划成四到五排被称为 tekap 的空间,每人负责一排;农夫会使用一种名叫插秧羊指 (kuku kambing) 的农具来进行插秧。kuku kambing 尖端有一个貌似羊蹄的铁叉,可把秧苗的根部插进水中。

插秧羊指 (kuku kambing)

插秧后,农夫得时时注意稻苗的生长情况,施肥、除草、照顾稻田水质、防备病虫害,并在稻田旁立起稻草人,以吓走偷吃稻米的老鼠或禽类。


四、割稻 Menuai
通常在旱季到来的时候,稻米成熟,农夫开始分工合作割稻。一共有三种方式——mengetam、menggiau 和 mengerat,以三种不同的刀来收割,分别是 renggam、pisau pengiau 和 pisau pengerat;三者皆是从稻杆 (tangkal) 下刀,再把稻穗连杆绑成一大束,被称为 gemal/gemai 或 kedap(kedap 似乎专指要拿去打谷脱粒的稻束)。

pisau pengiau 是弯的,常被用来收割那些倒下的稻米。

传统割稻农具

五、打谷 Memukul/Membanting/Mengirik 
割下稻穗后,接下来要把可食用的稻米和稻杆分开,这个步骤被称为打谷或脱粒。博物馆展示了两种传统方法:一是 mengirik,把稻穗堆在草席上,让牛踩过去或用 dong 打;二是 memukul/membanting,把先前绑好的一大束稻穗,朝着打谷桶重重地敲下去,直到谷粒脱落,掉入桶里。

谷粒会被装入麻袋中,以载具 anok 送去加工。

传统打谷农具:dong

传统打谷农具:打谷桶 (tong pemukul padi)

载具:运载秧苗的 palong 和运载麻袋的 anok

六、加工 Memproses
谷粒最后得经过四个步骤加工才能食用。一是分离杂物 (menghuroi),用风扇和特殊的竹筛,吹走稻叶和空稻壳。二是晒谷 (menjemur),用耙子把谷粒摊开在草席上,让阳光将谷粒残留的水分带走,稻谷才能耐久,不会发芽或发霉。晒干后的稻谷会被收入米仓 (jelapang)。 

传统分离农具:风扇和竹筛

传统晒谷农具:耙子

根据资料,米仓一般建在稻田主人的屋子旁,是财富的象征:米仓越大,代表这家人所拥有的稻田越多。米仓只有一扇小门,没有窗户;墙壁一般以竹子编制而成,屋顶由亚答叶铺成。如今收割的稻谷多数都直接送到米较去进行加工,很少有人使用米仓,米仓逐渐步入历史 [9]。

米仓 (jelapang)

三是砻谷 (mengisar) 或舂米 (menumbuk) ,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去除粗糙的稻壳,前者是以砻将稻壳磨去,后者则是用杵和臼来捣碎稻壳;四是分离谷米 (menampi),用筛子 (penampi) 来过滤稻壳——较重的米粒会穿过筛子,稻壳则会留在筛子上。完成加工,种稻工序算是告一段落。

传统砻谷工具:砻 lesung kisar

传统舂米工具:碓 lesung hindik

若对米较中所进行的加工过程产生好奇,可点进这篇游记看看:

[吉打/游记]
双溪古洛 (Sungai Korok) 米较半日游——加工稻米的过程竟然那么复杂!

记于2022年12月


博物馆中还有一间柬埔寨稻米展览厅,展示各种柬埔寨人所使用的农具。这时阿轩走得有些累了,无精打采,我们匆匆地在展示厅走了一圈,便带着他去博物馆外的餐车买冰淇淋。



稻米博物馆馆藏丰富,安排用心;不过部分展区灯光昏暗,物件与游客距离甚远,无法看清藏品的细节,倒让人看得有些困倦。有的藏品罕见,游客可能完全无法想像当年的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农具,若是加上实景照片或示意图或许会更好,游客更能理解这些农具的价值。


3 象屿山休闲公园 Taman Rekreasi Gunung Keriang


离开稻米博物馆,巍峨的象屿山就在眼前。这时亲友忽然想起一件事,指着远处的象屿山:「啊,对了,我记得这里好像建了电梯,可以通到山上的一个洞——应该就是那个!」

抬头一看,只见山壁旁有座橙色的高塔,高塔与山壁之间有一条铁桥。


不过这一路走来只看到稻米博物馆和科学馆的路牌,没见到任何写着「电梯」的路牌。疑似通往电梯的入口空无一人,铁门虚掩,连个破旧的招牌都没有。正当我们在迟疑要不要下车去探索一番,会不会安全等等,阿轩的声音忽然从后座响起:「我们现在要去哪里?」

「你看象屿山那么漂亮。」亲友指着窗外。「要不要去看看?」

阿轩果断摇头:「可以回家了吗?」

「现在才两点多,就这样回家了?难得出门一次啊。」亲友想了想。「要不我们就坐在车里,去看看象屿山的风景吧。」


后来回家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一则东方日报于2015年2月的新闻——「... 州政府耗资100万令吉建造一座高约9层楼电梯可以通向山洞,但是该电梯无操作已4年,加上无管理公司接手管理山洞 ... 」[1]

看来如今电梯依旧无人接手——若有人接手,不该是如此冷清的景象。


我们决定开车前往附近的象屿山休闲公园,放弃探索这座电梯。不得不说象屿山的奇石美景可真是一绝,属实叹为观止。



从稻米博物馆前往象屿山休闲公园的方向有一条小路,看似无路,实则直接通向休闲公园内的一座小湖,是我们上次来访时误打误撞找到的小路。这条小路也是谷歌地图所推荐的最短路线。如若对小路没有把握,也可以沿着大路直走,象屿山休闲公园的正门入口就在左侧。







下午二时半,我们来到象屿山休闲公园。山壁陡峭,湖水碧绿,环境幽静。或是因为正值下午,天气炎热,湖边一个人都没有。我们没有下车,车子继续往前行驶,来到一个分叉路口。我们转左,朝着山壁的方向行走。



这条路并未出现在谷歌地图上。我们原本猜测这条路的尽头是死路,时刻准备掉头回转;没想到马路一直延申到树林中,不见尽头。两侧都是壮观的山壁,叹为观止。亲友见到前方马路变窄,说:「前面不知道还有没有路,在这里 U-turn 比较容易 ... 你下去看看,前面还有没有路?」

推开车门,扑面而来的是凉爽而清新的空气。阳光正好被山壁挡住。走下斜坡,见到美丽壮观的山壁,经风雨侵蚀的石灰岩,仿佛置身于画中,心生欢喜。我赶紧向亲友挥手,示意道:「有路!有路!」



原来这条小路通到休闲公园的另一边——售卖水晶的店门前,算是误打误撞发现了这美丽的秘境。这条小路两侧虽有绝美的山景,不过途径坟场,环境偏僻,要前来探索还得多加小心。



探索路线在地图上的大致方位

刚才走来的小路


亲友把车停在路旁,见到这条被红色路障封住的山路,说道:「啊,这里我来过,这条路好像是可以走上山的。」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问。

「年轻的时候。」

「我明白了。」

路口前有个告示牌——前方发生土崩事件,危险不可通行。根据网友的登山视频,在一旁的商店后方还有一条登山小径 [10] ,这条路估计已被荒弃许久了。

休闲公园旁的商店


由于天气过于炎热,我们只在休闲公园停留五分钟便踏上归途。回想今天所参观的旅游景点——走近科学、看稻田、观山壁,带着阿轩出游的目的已然达成。待雨季结束,或可考虑登上象屿山,相信山顶上的视野肯定非常好。

-完-



参考资料

1 条评论:

  1. 谢谢你的分享,介绍得太用心了。我觉得去稻米博物院之前最好看看你的文章,到时候才会跟孩子们解释。我几乎没带过孩子们去博物院,但看了你的文有点心动。呵呵~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