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东海岸自驾游记 (二):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位于吉兰丹中北部,吉兰丹州十县之一,面积约为867.6公顷,县议会所在的同名城镇是吉兰丹州第二大城市。丹那美拉乃马来语「Tanah
Merah」之音译,意为「红色土壤」
[1]。根据马来学者记录,此红色土壤指的是吉兰丹河岸边、甘榜督乔波 (Kampung
To'Cho Bor) 一带的红土 (tanah
Laterit)。当时住在甘榜督乔波对岸的甘榜古西奥峇鲁 (Kampung Kusial Baru)
村民便把他们称作「orang Tanah Merah (住在红色土壤上的人)
」。后来两座甘榜的村民一起在甘榜北部 Bukit Remah
一带——即如今的丹那美拉市镇所在——开垦拓荒 [1][2][3]。
1914年,连接道北 (Tumpat)
和丹那美拉的铁路竣工通车,丹那美拉市镇成为东海岸铁路工程的机械和建材仓库。当时丹那美拉的贸易中心并不在市镇里,而是位于丹那美拉火车站2.4公里以南的河边
(Tepi Sungai),载送货物的商船和客船在吉兰丹河上游的乌鲁吉兰丹 (Ulu
Kelantan) 和河边之间往返。直到1924年基里玛桥 (Jambatan Guillemard)
建成后,贸易中心才逐渐转移到古西奥峇鲁和丹那美拉市镇,1915年启用的
Riverside 火车站因此关闭 [18]。
1955年2月2日,丹那美拉县议会正式成立 [3]。
1955年2月2日,丹那美拉县议会正式成立 [3]。
丹那美拉县内有一座华小和数个华人村落,包括桃花岛 (Pulau
Raya)、日拉督新村 (Jelatok)、巴西班宜新村 (Pasir Panji)、则浪拉里
(Cherang Lali) 和巴西柏沙 (Pasir Besar)
[4]。其中桃花岛上立有坤玉王榴莲(D197 Raja
Kunyit,或称猫山王榴莲)母树发源地的石碑,碑文记录该榴莲树是由立碑者庄登文先生的曾祖父庄春生先生于1790年种下,树干周长达95寸,于1974年枯死
[5]。庄登文先生亦用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瓷砖精心布置祖传百年老屋和水泥步道,精致独特,有兴趣参观者需请当地人牵线带路。
丹那美拉市镇里的旺阿末路 (Jalan Wan Ahmad) 则有一座吉兰丹土生华人文物馆 (Galeri Komuniti Peranakan Cina Kelantan),收藏并展示吉兰丹土生华人 (Peranakan Cina,从中国迁徙到吉兰丹的福建闽南人与暹罗人通婚的后代 [6],或称福建暹 Hokkien Siam) 的衣食住行、语言、风俗文化和相关历史文物;文物馆本身是已故叶文央先生 (1926-2017) 的祖屋 [4][7][8]。
丹那美拉市镇里的旺阿末路 (Jalan Wan Ahmad) 则有一座吉兰丹土生华人文物馆 (Galeri Komuniti Peranakan Cina Kelantan),收藏并展示吉兰丹土生华人 (Peranakan Cina,从中国迁徙到吉兰丹的福建闽南人与暹罗人通婚的后代 [6],或称福建暹 Hokkien Siam) 的衣食住行、语言、风俗文化和相关历史文物;文物馆本身是已故叶文央先生 (1926-2017) 的祖屋 [4][7][8]。
2 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书接上回,我们在下午3时40分抵达丹那美拉市镇,便先去寻找民宿所在。民宿主人是一位亲切友善的友族老妇,她坚持要当面把锁匙交到我们手里,并逐一介绍民宿房间的设备和注意事项,还泡了一壶冰镇饮料来欢迎我们。亲友和她闲聊一阵后问她:请问丹那美拉哪里有卖榴莲的摊子?
「mungkin ada kat Tepi Sungai. (河边或许会有)」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河边 (Tepi Sungai) 是个地名,老妇也说不清河边是在哪里,我们就不再追问;不过从她的神态和语气来判断,这「河边」应该是个当地人众所周知的地方——就像吉隆坡人们说「半山芭」一样,你若要问半山芭的具体方位在哪,反倒会让人一时措手不及。我们在车上点开地图看了数分钟,也没个头绪,就决定先到丹那美拉大巴刹 (Pasar Besar Tanah Merah) 去看看。
下午4时09分:巴刹大多已经收摊,只剩下底层的干货和水果摊,没有见到榴莲。那股堆满旧物的气味、暗淡的荧光灯和有气无力的吊扇,倒是让我想起中学时期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某个下午,平静而悠闲。亲友选中一把香蕉,付钱时顺道问了摊主:请问丹那美拉哪里有卖榴莲的摊子?
「这条大路往巴西马的方向去,路边应该有。」她说。
回到车上,再次打开谷歌地图。巴西马 (Pasir Mas) 位于丹那美拉北部,和我们今天计划要去的基里玛桥 (Jambatan Guillemard) 的方向相反,加上人生地不熟,怕是天黑了要回去民宿会比较费力。
「先去基里玛桥吧,说不定在路上会碰到有人卖榴莲。」亲友道。
![]() |
丹那美拉邮政局 Pejabat Pos Tanah Merah |
亲友立刻打方向灯、把车停在路边。放大地图一看——巧了,这一带就叫作 Kampung Tepi Sungai。
「ade tak Raja Kunyit? (有没有坤玉王榴莲?)」亲友询问摊主。
「Raja Kunyit takde, ni Kunyit je. (没有坤玉王榴莲,这只是『坤玉』。)」身材壮硕的摊主回答。「Raja Kunyit tu bulan lepas dah habis, perlu tunggu sampai tahun
depan. (坤玉王榴莲上个月就没有了,要等到明年) 」
我们听后一愣,只知丹那美拉有种名叫 Raja Kunyit 的著名榴莲品种,没想到还有
Kunyit ——两者不知是何种关系?这 Kunyit
榴莲看起来也是色泽润黄、香味浓郁,果肉入口甘甜绵柔,亲友试吃一颗后就开始挑选榴莲。他们最终选中六粒样貌干净的榴莲,边和摊主聊天边看着他撬开榴莲、把果肉一一装入塑料盒中。
装了满满四盒,总共花费 RM170。
装了满满四盒,总共花费 RM170。
后来才在中国报2019年8月的一则独家新闻中读到了猫山王榴莲的来龙去脉,大意如下——最初世间唯一一棵坤玉榴莲老树生长于丹那美拉桃花岛
(Pulau Raya)
,由庄登文家族所拥有;喜好收集榴莲树幼苗的黄崇铭先生于1970年代取得坤玉榴莲老树的芽眼,开始在自家果园进行规模种植,并出售树苗。经过多年的研究,黄崇铭先生成功将自家坤玉榴莲的产期提早整整三个星期,当地居民却认为他的坤玉榴莲「不正宗」。于是他在1991年向农业局提出注册申请,并于1993年12月9日成功得到农业部承认,注册为
D197 坤玉王 (Raja
Kunyit)。后来坤玉王幼苗和芽眼被带到马来半岛各地进行种植,演变成如今的猫山王,享誉盛名
[11][12]。
如此就能明白 Kunyit 和 Raja Kunyit
的区别:两者都是丹那美拉桃花岛坤玉榴莲母树的后代,不过后者是经过黄崇铭先生培育改良的。
2.1 基里玛桥 Jambatan Guillemard
傍晚4时55分:抵达基里玛休闲公园 (Guillemard View @
Kusial)。这座休闲公园相对偏僻,深入郊区,途中没有见到任何相关路牌,全凭谷歌地图的指引——先沿着主要公路来到甘榜古西奥峇鲁的河岸边,转左,直走到尽头便是休闲公园的停车场。
![]() |
甘榜古西奥峇鲁 Kampung Kusial Baru |
![]() |
前往休闲公园的甘榜路段 |
![]() |
甘榜小路的尽头就是休闲公园停车场 |
![]() |
基里玛休闲公园 Guillemard View @ Kusial 谷歌地图坐标:5°45'42.1"N 102°08'46.1"E |
基里玛休闲公园坐落于褐黄的吉兰丹河岸边,占地12英亩,是丹那美拉市议会和国家景观局
(Jabatan Landskap Negara)
携手合作打造,耗资50万令吉,于2023年2月竣工开放给公众
[13][b7]。
公园整体以铁道作为整体设计主题,有模仿道碴枕木的步道、火车头装饰和布满碎石的停车场,也有儿童游乐园、历史走廊、凉亭和看台等基本设施。四周凉风习习,带些食物在凉亭下野餐应该会是个不错的体验,不过在公园范围内没见到公共厕所,需要洗手或解手可能会有困扰。
公园整体以铁道作为整体设计主题,有模仿道碴枕木的步道、火车头装饰和布满碎石的停车场,也有儿童游乐园、历史走廊、凉亭和看台等基本设施。四周凉风习习,带些食物在凉亭下野餐应该会是个不错的体验,不过在公园范围内没见到公共厕所,需要洗手或解手可能会有困扰。
历史走廊中的五座告示牌上记载了一段关于吉兰丹铁道的珍贵历史,目前在网络上几乎找不到如此完整的资料。资料原文照片将被附在此游记结尾的参考资料部分,下文是个人斗胆按照时间线翻译整理后的内容:
1、关于基里玛桥的历史,还得从东海岸铁道 (East Coast Line, ECL)
开始说起——1904年,英殖民政府决定建造一条连接新加坡、马来联邦和吉兰丹的铁道。推动这项决策的因素有四个:
一、道北港口在东北季候风时期和雨季期间无法正常运作;
二、吉兰丹潜藏大量天然资源;
三、吉兰丹没有完善的道路;
四、这条铁道可提供另一条与暹罗、缅甸乃至越南连接的路线 [18]。
东海岸铁道工程于1908年从道北 (Tumpat)
开始,分别于1914年5月4日开通道北到丹那美拉的铁路路段、1920年9月开通兰斗班让
(Rantau Panjang) 到巴西马、1921年9月开通兰斗班让到哥乐河 (Sungai
Golok) 的铁路路段 [18]。
2、握有乌鲁吉兰丹土地特许权的英国公司 Duff Development Company 不同意马来联邦铁道局 (Federal Malay States Railway, FMSR) 的铁路路线,并提出「铁路应沿着吉兰丹河西岸建造」的条件,两者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后者提议不被采纳。于是决定建造一条横跨吉兰丹河的大桥 [16]。这座大桥工程的设计、建造和开支全由马来联邦铁道局负责 [14]。
2、握有乌鲁吉兰丹土地特许权的英国公司 Duff Development Company 不同意马来联邦铁道局 (Federal Malay States Railway, FMSR) 的铁路路线,并提出「铁路应沿着吉兰丹河西岸建造」的条件,两者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后者提议不被采纳。于是决定建造一条横跨吉兰丹河的大桥 [16]。这座大桥工程的设计、建造和开支全由马来联邦铁道局负责 [14]。
1914年至1918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桥工程停摆,直到1920年4月才正式动工。建桥初期先搭起一座临时木桥,用以运送建材、机械和设备,也方便建筑工人进行施工;最高记录有100位工人同时在场——华裔工人专事建造桥身、印裔工人负责土方工程。工程从吉兰丹河东岸 Paloh Rawa 的洪泛区 (flood plain, 河流旁的平地、水位上涨时会被淹没的区域) 开始,桥墩和桥身高度按照往年大水灾的泛滥水位来计算。最终大桥在1924年4月竣工 [14]。
基里玛桥的多数建材都来自进口,唯有枕木取自吉兰丹森林。所需钢条皆从英国温斯伯里 (Wednesbury) 进口,桁架则由英国温斯伯里公司
The Metro Carriage Wagon & Finance Company Limited
负责安装。钢条首先抵达槟榔屿港口,经由吉打-玻璃市-暹罗的铁路运到兰斗班让,再通过先前竣工的东海岸铁道运抵施工现场
[14]。
3、开幕仪式在1924年7月19日于桥头举行,由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联邦钦差大臣基里玛爵士
(Sir Laurence Nunns
Guillemard)为大桥进行开幕。苏丹伊斯迈亦到场表示祝福,并以爵士之名为大桥赐名「基里玛桥」。当时在场的还有吉兰丹王储登姑依布拉欣
(Tengku Ibrahim ibni Almarhum Sultan Muhammad IV)、代理顾问官 H.C.
Eckhardt、马来联邦铁道局代理经理 P.H. Henshaw
和各大媒体记者。作为当时马来亚最长的大桥,被人们誉为工程奇迹,享誉盛名,后有多任马来联邦钦差大臣前来参观
[15]。
开幕两天后,1924年7月21日,往返于道北和瓜拉吉赖 (Kuala Krai)
之间的火车服务开始运行,主要任务是从乌鲁吉兰丹运送各种天然资源(如橡胶、矿产和树桐)到道北或哥乐河。1931年,东海岸铁道完工、接通至金马士后,基里玛桥成为吉兰丹、新加坡和马来半岛西海岸之间的货物和邮件运输主要通道,也是乘客、商人、山区的垦殖民、上下课的学生、上下班或走访亲戚的人们必经之路
[15][17]。
在1965年位于哥打峇鲁的苏丹雅耶柏特拉大桥 (Jambatan Sultan Yahya)
建成之前,基里玛桥是唯一一座横跨吉兰丹河的大桥。基里玛桥在白天也开放给行人、脚踏车、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使用,直到1988年丹那美拉-马樟大桥
(Jambatan Tanah Merah-Machang) 建好后才成为火车专用的铁路桥 [15]。
4、对于基里玛桥的考验陆续到来:1926年12月27日,长达一个星期、史称「红泥灾
(Bah Merah)」
的大水灾爆发,冲毁了乌鲁吉兰丹正在建造的铁轨。吉兰丹河水位高涨、差点就淹过基里玛桥的桁架底部,将近500米长的浮木堆积在桥身上——所幸一旁的河堤爆裂、引走泛滥的河水,这场水灾对基里玛桥造成的破坏不大。1931年另有一场水灾,漂流的树桐冲毁了格姆布
(Kemubu) 的两节铁路桥,基里玛桥没有受到影响 [16]。
1941年12月8日,日军登陆哥打峇鲁。英军为抵挡日军前进而炸掉基里玛桥——大桥的两个节段损毁,靠近古西奥这端的节段沉入河底。日军修好两个节段,却捞不起沉入河底的那一段,索性把东海岸铁道270英里的铁轨拆掉、送至泰国和缅甸边界修建死亡铁路
[16]。
![]() |
桥墩旁尚能见到疑似当年沉入河底的大桥桁架构造 |
直到1948年英国人回到马来亚之后,基里玛桥才被重新修复。在1948年9月7日的第二次开幕仪式中,由苏丹依布拉欣
(Sultan Ibrahim ibni Almarhum Sultan Muhammad IV)
为重生的基里玛桥进行开幕
[16]。直到1953年东海岸铁道才完成修复——其中161公里的铁轨修复工作是由深入山区的吉兰丹人助力完成。1957年,大量垦殖民借着铁路到乌鲁吉兰丹
(Ulu Kelantan) 和彭亨进行开垦,民众使用火车的热情恢复往日的鼎盛
[17]。在这之后,基里玛桥经历了马共威胁、1967年第二次「红泥灾」、2004年「大水灾
(Bah Besar)」和2014年「黄泥灾 (Bah Kuning) )」,屹立不倒。
5、1980年代,公路和桥梁的建设——包括1982年的东西大道、1983年的瓜拉吉赖-话望生公路和1986年话望生-瓜拉立卑公路陆续通车,火车不再是唯一的出行选择,加上铁路设施老旧落后、所得盈利不足以承担更换设备的高昂费用,民众更倾向选择使用汽车、巴士或罗里代步。1990年代,联邦土地局 (FELDA) 停止接受新垦殖民,雪上加霜,很多小车站被迫停运——比如丹那美拉县内的 Bukit Panau 和 Sungai Kusial 车站 [17]。
虽然依旧受到火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网红和婚照摄影师圈子的青睐,基里玛桥还是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变得默默无闻 [16]。
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火车旅行」概念——尤其是「坐火车到达蓬 (Train to Dabong)」旅游热潮吸引了不少游客,再次把基里玛桥推到众人视线前大马铁道资产机构 (Railway Assets Corporation, RAC) 目前正着手于火车站升级工程和重开多年前关闭的小火车站,联合柴油火车 (Diesel Multiple Unit, DMU) 也在2021年4月11日正式开跑,或能让基里玛桥重回大众视野 [17]。
许是阳光依旧猛烈,公园内的游客不多,有的在拍照打卡,有的在盯着奔跑尖叫的小孩,有的沿着柏油路走到铁轨上。此时大桥对面来了一列火车,火车慢速驶过铁桥,发出喀咚喀咚的声响。
机不可失,赶紧取出手机拍照!
就在此时,火车发出尖锐的鸣笛声,吓了我们在场所有人一跳。众人纷纷看向大桥——只见火车停在桥上,有三、四人出现在桥边。后来才得知原来是有一对新婚夫妻为拍婚纱照而走到铁路桥上,危险程度不言而喻。火车司机当时是骂了他们一顿,才开着火车缓缓离去。
机不可失,赶紧取出手机拍照!
就在此时,火车发出尖锐的鸣笛声,吓了我们在场所有人一跳。众人纷纷看向大桥——只见火车停在桥上,有三、四人出现在桥边。后来才得知原来是有一对新婚夫妻为拍婚纱照而走到铁路桥上,危险程度不言而喻。火车司机当时是骂了他们一顿,才开着火车缓缓离去。
傍晚5时18分:回程途中经过很久不曾见过的火车闸门和平交道。车轮碾过铁轨时能听见两声微弱而沉闷的「空空」两声。自2010年代起,马来半岛西海岸双轨火车工程启动后,大部分平交道已被高架天桥取代,警卫亭和火车闸门也都被拆得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客观上来说对于缓解交通阻塞和确保公众安全而言确实是件好事;主观上则感到惆怅——没了这些旧物,未来的人们要寻觅一座城市发展的轨迹就更难了。
傍晚5时22分:途径河边 (Tepi Sungai),暂借当地著名餐馆 Selera Tepi
Sungai
的厕所,亲友临时起意、决定前往当地出名的打包饭菜,带回民宿配着榴莲一起吃。这间餐馆颇具规模,用餐氛围很不错,通风舒适,公共厕所也很干净,食物价位在RM10-30之间。饭菜味道一般,有售卖椰水,或可列入备选餐馆名单中。
舟车劳顿,众人在吃饱晚餐就回房休息,结束自驾游第一天的行程。

Selera Tepi Sungai
营业时间: 每天营业 8.00am - 11.00pm
联络电话: +609-955 8966
谷歌地图坐标:5°47'09.3"N 102°08'58.5"E
餐点:马来餐、糕点
价位:RM10 - 30
停车地点:路边公共停车位
餐点:马来餐、糕点
价位:RM10 - 30
停车地点:路边公共停车位
适合轮椅:还算适合,入口有三级矮矮的阶梯
隔天一早,我们来到谷歌地图好评较多的 Roti Canai Cikgu
吃早餐。我们点的香蕉煎饼 Roti Pisang、咖啡和拉茶,味道相对较甜;Roti Canai
香香脆脆,值得推荐。偶然发现桌上的餐具篮旁还放了一大罐的白糖——莫非这里的人们有额外加糖的需求?
Roti Canai Cikgu
营业时间:7.00am - 12.00am 星期二休息
价位:RM1 - RM10
停车地点:路边公共停车位
停车地点:路边公共停车位
适合轮椅:户外座位适合,店内不适合,有一级很高的阶梯
2.2 林记88中西餐馆 Restoran Lim Kee 88
![]() |
林记88中西餐馆 Restoran Lim Kee 88 |
后来我们在8月6日回到丹那美拉再住一晚,才通过东西大道返回吉打。晚餐在丹那美拉市镇上的林记88中西餐馆
(Restoran Lim Kee
88),环境干净,老板亲切友善,可以向她提出烹饪素食的特别要求;我们六人点了四道菜:肉碎豆腐
(RM13)、咸蛋苦瓜 (RM15)、清炒番薯叶 (RM14) 和姜葱鸡块
(RM18),加上饭和茶水总共RM80,味道极好,吃得满足,值得推荐。
林记88中西餐馆 Restoran Lim Kee 88
营业时间: 每天营业 12.00pm-2.15pm 和 5.15pm-8.45pm
谷歌地图坐标:5°48'30.9"N 102°08'54.1"E
餐点:中西餐,可提出烹饪素食的特别要求
餐点:中西餐,可提出烹饪素食的特别要求
价位:RM10 - RM30
停车地点:路边公共停车位
停车地点:路边公共停车位
适合轮椅:不大适合,入口有两级很高的阶梯
丹那美拉市镇商业区很大,贯穿老商业区的主要道路有两条:Jalan Dato' Nik
Mustapha 和 Jalan
Tasek,全都是单行道,路面宽敞,店屋众多。由于时间紧迫,只走了一小段 Jalan
Dato' Nik Mustapha,
街上能看到不少中文招牌,以五金店、杂货店、电器店和金店为主,店屋高矮不一,二到四楼都有,大部分都是水泥混凝土外墙;少数二层楼店屋保留木板墙,应该是最初的模样。街上车流量大,停车位难找,偶尔会出现「双重泊车」现象。
![]() |
少数保留木板墙的二层楼店屋 |
![]() |
丹那美拉市镇一景 摄于 Jalan Dato' Nik Mustapha 和 Jalan Hilir Pasar 的路口 |
![]() |
路边发现的停车收费码表 Parking Meter 如今已弃用 里面全塞满了垃圾 |
2.3 天乐茶室 Heavenly Coffee Shop
![]() |
天乐茶室 Heavenly Coffee Shop |
另外丹那美拉还有一家天乐茶室 (Heavenly Coffee
Shop),我们于8月7日早晨启程回家前在茶室里吃早餐。茶室入口位于店屋角头间的侧面,茶水由老板现场冲泡,咖啡香浓可口,值得推荐;食物方面只有一个档口,有干捞、清汤和咖喱面食(粿条或老鼠粉)选择,一碗
RM6,味道不错。
天乐茶室 Heavenly Coffee Shop
营业时间: 7.00am-12.00pm 星期四休息
谷歌地图坐标:5°49'07.3"N 102°08'44.0"E
餐点:干捞、清汤和咖喱面食,茶水
餐点:干捞、清汤和咖喱面食,茶水
价位:RM1 - RM10
停车地点:路边
停车地点:路边
适合轮椅:不大适合,入口比较狭窄,有两级阶梯
![]() |
干捞面 (RM6.00) |
亲友对于这家茶室的咖啡表示赞赏,临走前还问老板:有没有卖咖啡粉?老板摇头:「吉兰丹没有出产咖啡粉的。」
附录:东海岸铁道 East Coast Line
东海岸铁道总长527.9公里,始于道北,终于金马士
(Gemas)。单单是1931年吉兰丹州内长225.7公里的铁路路段——从道北到吉兰丹-彭亨边界——就涉及8563014平方米土方工程
(earthwork)、400条铁路涵洞 (culvert,
引导水流的管道)、178座桥、8座隧道、692个车站或区
(quarter),使用总共14275吨重的铁轨、344050立方米的道碴 (stone ballast,
铁轨下的碎石)
和320000块枕木;是当时公认拥有最长最大的铁路桥、最多隧道和施工最困难的一段
[18]。
东海岸铁道工程从1908年开始,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大水灾和技术困难等问题而多次耽搁,直到1931年才完工,用时27年,耗资三千八百万叻币。1931年9月5日,东海岸铁道开幕仪式于瓜拉格里斯
(Kuala Geris) 234.5里处、两座隧道之间举办,由吉兰丹苏丹伊斯迈 (Sultan Ismail
ibni al-Marhum Sultan Muhammad IV) 和马来联邦钦差大臣金文泰爵士 (Sir Cecil
Clementi Smith) 开幕,铁道局经理兼总工程师 John Strachan 观礼 [18]。
参考资料
[1] Draf Rancangan Tempatan Tanah Merah 2020 - Portal Rasmi PLANMalaysia
[1] Draf Rancangan Tempatan Tanah Merah 2020 - Portal Rasmi PLANMalaysia
https://www.planmalaysia.gov.my/index.php/pages/view/517?cats=10
[2] Md Gazali, N., & Abdullah, M. A. (2022, September 17). Implikasi
Perkembangan Pembangunan Bandar Terhadap Sosioekonomi Dan Kesejahteraan
Penduduk Di Bandar Tanah Merah, Kelantan. Jurnal Wacana Sarjana, 6(4),
1-10. Retrieved from https://spaj.ukm.my/jws/index.php/jws/article/view/495
[14] 历史走廊告示牌 五之一 :诞生 KELAHIRAN
[17] 历史走廊告示牌 五之四 :重新崛起 KEBANGKITAN SEMULA
[3] Pejabat Tanah Dan Jajahan Tanah Merah - Jajahan Tanah Merah
(kelantan.gov.my)
https://ptjtm.kelantan.gov.my/index.php/ms/profail/latar-belakang/latar-belakang-jajahan
https://ptjtm.kelantan.gov.my/index.php/ms/profail/latar-belakang/latar-belakang-jajahan
[4] 《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徙足迹》,黄崇锐 谭丽屏,2022
[5] 坤玉王榴莲母树发源地石碑碑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127607277417735&set=pcb.2127634437415019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127607277417735&set=pcb.2127634437415019
[6] 晨光|着眼天下:吉兰丹土生华人 独特文化丰富多彩 - 8world
https://www.8world.com/stories/morning-express/spotlight-kelantan-peranakan-2307536
[7] 【今日東海岸頭條】土生華裔文物館搬家 近百人耗一天移動2公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170930/%E3%80%90%E4%BB%8A%E6%97%A5%E6%9D%B1%E6%B5%B7%E5%B2%B8%E9%A0%AD%E6%A2%9D%E3%80%91%E5%9C%9F%E7%94%9F%E8%8F%AF%E8%A3%94%E6%96%87%E7%89%A9%E9%A4%A8%E6%90%AC%E5%AE%B6-%E8%BF%91%E7%99%BE%E4%BA%BA%E8%80%97/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170930/%E3%80%90%E4%BB%8A%E6%97%A5%E6%9D%B1%E6%B5%B7%E5%B2%B8%E9%A0%AD%E6%A2%9D%E3%80%91%E5%9C%9F%E7%94%9F%E8%8F%AF%E8%A3%94%E6%96%87%E7%89%A9%E9%A4%A8%E6%90%AC%E5%AE%B6-%E8%BF%91%E7%99%BE%E4%BA%BA%E8%80%97/
[8] 徐先权:保留珍贵历史 华校会馆应设文物馆 - 地方 (sinchew.com.my)
https://eastcoast.sinchew.com.my/news/20201023/eastcoast/3121047
https://eastcoast.sinchew.com.my/news/20201023/eastcoast/3121047
[9] 'Flyover Datuk Ikmal' di Tanah Merah siap Ogos - Sinar Harian
https://www.sinarharian.com.my/article/40675/edisi/kelantan/flyover-datuk-ikmal-di-tanah-merah-siap-ogos
[10] Kelantanese - TANAH MERAH PEMBUKAAN FLYOVER TANAH MERAH.... | Facebook
https://www.sinarharian.com.my/article/40675/edisi/kelantan/flyover-datuk-ikmal-di-tanah-merah-siap-ogos
[10] Kelantanese - TANAH MERAH PEMBUKAAN FLYOVER TANAH MERAH....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Kelantanese.my/posts/tanah-merahpembukaan-flyover-tanah-merahdato-sri-ikmal-hisham-abdul-aziz-tengah-/2765870413509488/
[11] 黄勇业:唐天生自诩 存误导 自家坤玉王 才是鼻祖 | 中國報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190831/%E9%BB%84%E5%8B%87%E4%B8%9A%EF%BC%9A%E5%94%90%E5%A4%A9%E7%94%9F%E8%87%AA%E8%AF%A9%E5%AD%98%E8%AF%AF%E5%AF%BC-%E8%87%AA%E5%AE%B6%E5%9D%A4%E7%8E%89%E7%8E%8B%E6%89%8D%E6%98%AF%E9%BC%BB%E7%A5%96/
[12] Varieties Registered For National Crop List
http://pvpbkkt.doa.gov.my/NationalList/Search.php
[13] 建展望臺 歷史走廊 休閒公園 桂樂瑪橋美化 換新貌 - 地方
(sinchew.com.my)
https://eastcoast.sinchew.com.my/news/20230324/eastcoast/4562575?variant=zh-hant
[15] 历史走廊告示牌 五之二 :辉煌 KEGEMILANGAN
[16] 历史走廊告示牌 五之三:DUGAAN
[17] 历史走廊告示牌 五之四 :重新崛起 KEBANGKITAN SEMULA
[18] 历史走廊告示牌 五之五 :丹那美拉和吉兰丹铁道历史
TANAH MERAH DAN SEJARAH AWAL KERETA API DI KELANTAN
TANAH MERAH DAN SEJARAH AWAL KERETA API DI KELANTAN
评论
发表评论